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四川新高考成績怎麼算、等級賦分怎麼弄?專家解讀來了

江芸涵
2025年01月16日09:02 | 來源:成都商報電子版
小字號

原標題:四川新高考成績怎麼算、等級賦分怎麼弄?專家解讀來了

  1月初,四川省新高考適應性演練測試結束,按計劃3月可查成績。與傳統高考計分方式相比,新高考是怎麼計分的?等級賦分又是怎麼回事?日前,省招生考試指導中心總編輯李振東詳細解讀了四川省新高考成績賦分規則。

  “3+1+2”的成績是怎麼構成的?

  根據《四川省深化普通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我省採取的是“3+1+2”的選科組合模式:語文、數學、外語即統考科目,滿分均為150分,以考生原始分計入總分﹔1門首選科目(即歷史或物理)滿分100分,仍以考生原始分計入總分﹔2門再選科目(即思想政治、地理、化學和生物學“4選2”)滿分均為100分,但以等級轉換分計入考生總分。“這是新高考成績計分規則的最大變化。”李振東說。

  再選科目

  為什麼要等級賦分?

  統考科目大家考的一樣,但是選考科目不盡相同,科目之間成績如何劃分或比較才公平?這是考生和家長最關心的問題。

  先看“首選科目”。首選科目是“二選一”,即在歷史和物理中選一科。這兩門科目實行分列計劃、分開劃線、分別投檔。因此,“二選一”的考生,具備科目、滿分、排名隊列的高度同一性。因此,成績具有明顯可比性,這兩門均使用原始分計入高考總成績。

  再看“再選科目”。首選物理或歷史后,每個類別中再選科目還有6種組合。這些組合中,由於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再選科目中不同學科試題難度差異、報考相應學科的考生群體不同,如果直接用原始分進行比較或相加是否公平?

  舉例:選考思想政治和化學的考生分別有10000名,考生甲選考思想政治,考生乙選考化學,兩人都考了80分。考生甲排在所有選考思想政治考生的第1000位,排位在前10%,考生乙排在所有選考化學考生的第2000位,排位在前20%。

  雖然都是80分,但從選拔的相對性來看,甲顯然比乙更優秀。此時,若簡單將他們各科成績相加計入高考總成績,既不科學也不公平。為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將不同科目的原始分按照一定規則通過轉換,得到可以比較和直接相加的分數,即“等級賦分辦法”。

  等級賦分

  是如何進行的?

  第一步:劃分等級,將卷面分轉換為等級。

  將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每門選擇性考試科目考生的原始分從高到低排序,分別按約15%、35%、35%、13%和2%的人數比例劃分為A、B、C、D、E共5個等級。每個考生按其卷面分在該選考科目考生群體中排序,將所有考生的卷面分轉換至相應等級。

  第二步:進行等級賦分。

  等級賦分以30分為賦分起點,滿分100分。將A至E等級內的考生原始成績,按照等比例轉換規則,分別轉換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個分數區間,再根據轉換公式計算,四舍五入取整數最終得出考生的等級賦分。

  比如:甲同學化學學科卷面分為77分,按照卷面分排序,應劃分到B等級,而該學科B等級的卷面分分布區間為80∼64,等級分區間為85∼71,按照轉換公式,甲同學化學學科的等級分T=82.375≒82。

川觀新聞記者 江芸涵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