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自貢富順永年鎮:傳承非遺文化 共筑鄉村文化新生態

2025年01月15日12:42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文化振興是不可忽視的一環。在自貢市富順縣永年鎮新房村,村裡代代流傳著“漢燈”這項非遺表演,它作為當地節慶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載體,深受老百姓的喜愛。

“漢燈”,相傳源於漢明帝敬佛而興起,后逐漸演變為川南地區一種祈求風調雨順、百業興旺的表演儀式。富順漢燈興起源頭已不可考,唯一能確定的是富順漢燈在承襲古老漢燈表演原汁原味的基礎上,融入了當地風土人情、歷史典故、時事熱點等內容,唱腔不變而唱法唱詞多變,融匯古今包羅萬象。

近年來,面對富順漢燈的日漸衰落,富順漢燈的傳承者——“全國優秀文化站站長”許祖岳在鎮村兩級的支持下組建了一支漢燈隊。他召集以往村裡對漢燈有了解的老人,大家圍繞新房村本地風土人情和進入新時代后的發展變化創作了漢燈曲譜《竹林大道寬又長》《新房美》等。今年,由新房村漢燈隊排練的漢燈表演《新農村天天在變樣》在自貢市四季村晚表演,讓富順漢燈時隔6年又重新登上了市級舞台。

年逾80的許祖岳介紹,他從小就開始接觸漢燈文化,見証了這項傳統非遺表演從興盛到衰落的過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全縣大耍漢燈的高峰時期。“那時的新年伊始,家家戶戶無不以接待了漢燈隊為榮。”許祖岳回憶,當時有幾個鄉鎮的漢燈活動,在整個正月半的時間裡,漢燈隊幾乎能把場鎮上所有村民的家走個遍。他認為,漢燈有鑼鼓音樂、優美唱腔、特色燈舞、會寫說唱等,特別是能與觀燈人群互動演唱,表演形式生動活潑,不失為民俗藝術的一朵奇葩。

“這兩年,我們的‘漢燈’又有了一定的復蘇景象。”許祖岳欣慰地表示,不管是鎮上還是村上大大小小的表演都有漢燈隊的身影,他們累計參加鎮上或村民自辦“我們的節日”等活動20余場,有效提高了漢燈表演在周邊鄉鎮以及群眾中的知曉度,吸引了不少年輕群體了解和支持漢燈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如今的新房村,不論男女老少都能唱兩句漢燈,形成了人人關注“漢燈”、人人傳承“漢燈”的良好氛圍。大家把黨的創新理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鄉風文明精神編入“漢燈”唱詞曲調,同時還利用微信、朋友圈、抖音等平台錄制轉發移風易俗的漢燈表演。群眾從文化受眾轉變為創造者與傳播者,促使古老非遺與現代鄉村展現出新的活力與生機。“漢燈”這項古老非遺在新房村又重新生根發芽,為當地鄉村振興持續供給精神動力,勾勒出鄉風文明、和諧秀美的鄉村文化新風貌。(許鵬、萬聰)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