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來了無人配送車
無人配送車行駛在鄉道上。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行曉藝攝
“這個車全程自動駕駛。今天送白合村的40多件快遞,手指一點就不用管了,等會就給你們展示。”1月14日下午3時,自貢市大安區何市鎮快遞倉配中心,一輛淺綠色的無人配送車停在路邊,中心負責人張華忙著將快遞碼放在車廂內。配送車周圍,圍著20多位村民“看稀奇”。
這是自貢市郵政首輛進村無人配送車,由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自貢市分公司攜手九識(蘇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
“在App上選好服務站、路線,車輛就會按路線送貨。”張華介紹,這輛無人配送車最大載貨容積5立方米,能裝載600件至800件快遞。車輛採用新能源動力,滿載狀態下續行裡程可達130公裡至150公裡,時速最高40公裡。
介紹完后,張華在App上一鍵啟動,車頂瞬間亮燈。記者跟隨這輛車,一起“下鄉”。
“自動駕駛中,請注意避讓”“車輛右轉”“倒車請注意”……在蜿蜒的鄉道上,無人配送車一直有語音播報,車頂的“眼睛”眼觀六路,自動識別障礙物並調整行駛方向。一路上,不斷有村民被這個“黑科技”吸引,不少人拿出手機拍攝。
“車輛裝有3個激光雷達、11個攝像頭,可以360度感知周邊環境,准確識別紅綠燈、車道線、障礙物,還配備緊急制動、遠程監控等安全保障系統。”九識智能自貢基地運營負責人付紀偉介紹,利用自貢市數據標注基地優勢,團隊採集村鎮實地地況,生成離線地圖“植”入車內,形成高精路線。“農村路況比城裡復雜,我們專門對一些無路燈、較狹窄的路段用大模型做了分支,進行人工智能訓練。”
“車輛已到達目的地,請及時取貨。”隻開了10多分鐘,無人配送車就到了白合村村級服務點。聽到語音提示后,工作人員曾顯奎在App上操作開鎖,麻利地取出包裹,開始卸貨擺架。
白合村村級服務點早已圍著一群村民,七嘴八舌討論起來。“第一次收到沒有駕駛員送的快遞。”白合村7組村民李桂瓊興奮地說,“以前快遞基本上都放到鎮上,趕場的時候才取。現在當天就能拿到,生活越來越方便了。”
“送得進來,運得出去不?昨天朋友圈有人找我買臘肉,這個車能裝好多哦?”永太村村民李小洪擠到人群最前面提問。“這個車載重800公斤,完全裝得下。”曾顯奎回答。李小洪很開心:“除要快遞臘肉外,我家有20余畝柑橘林,有了無人配送車,以后柑橘出村更方便了。”
“這種無人駕駛車都可以進我們村,証明路越修越好了。”村民張桂芳的話不無道理。數據顯示,2024年,大安區新改建農村公路269公裡,目前全區農村公路總裡程達1174.4公裡,通往鎮街的主要道路全部實現瀝青路面提升。
中國郵政自貢市大安區分公司總經理劉清介紹,除農村路網升級外,大安區作為四川省第二批數字鄉村試點地,互聯網、大數據已進入農家院舍。全區重點區域5G網絡規劃完成,無線接入能力達百兆。“百度、騰訊、九識智能等企業落地,更為農村智能配送打下基礎。”
“農村快遞自提網點密度不夠,以前村民取一次快遞可能要走數公裡,耗時長﹔快遞員上門投遞,耗時費力。”自貢市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無人配送車可靈活增加投遞頻次、實現即用即走,既提高快遞配送效率又降低投遞員勞動強度。據測算,無人配送車送快遞較傳統配送方式可降低成本20%以上。
“春節要到了,現在正是快遞多的時候,無人配送車每天都送。”劉清介紹,“目前大安區以何市鎮3個村級服務點為試點,僅這一個月就已運送郵件800余件,服務村民1萬余人。力爭下個月,實現8個村全覆蓋。”(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行曉藝 自貢觀察 韓吉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