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入選全國城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案例 自貢低空經濟“飛”起來了

2025年01月11日15:40 | 來源:川觀新聞
小字號

原標題:入選全國城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案例 自貢低空經濟“飛”起來了

日前,一架載著8名旅客的皮拉圖斯PC-12飛機從自貢鳳鳴機場起飛,90分鐘后降落在重慶梁平通用機場。這意味著從四川自貢到重慶梁平的旅客可以“打飛的”出行,相比乘坐汽車可節省約3個小時,兩地間時空距離被拉近。

自貢航空產業園。

“‘打飛的’將為市民提供低空旅游、短途出行等更多選擇,使川南片區、川渝地區旅游業互動更加頻繁。這是自貢加快打造低空經濟發展高地,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縮影。”自貢航空產業園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近年來,自貢搶抓“低空經濟”發展機遇,無人機及通航產業“一飛沖天”。

就在近日,記者從自貢市經信局獲悉,“自貢市‘無中生有’搶佔低空經濟新興產業賽道”案例入選全國城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踐案例和特色案例。

“川協5號”在手 “想飛就飛”成真

1月10日,自貢航空產業園內,一架架無人機在跑道起飛,幾乎同時,一旁中國民航飛行學院的學員,駕駛著飛機沖上雲霄。目前,中國民航飛行學院、騰盾科技、電科特飛、沃蘭特等27家重點企業院校,都可以在這裡開展飛行任務。

“協同管理空域內,提前一小時報備就行,在這裡,想飛就飛,飛得起來。”四川騰盾科技有限公司交付與售后中心副主任李奉起告訴記者,公司每天都會展開無人機和有人機的融合飛行,解決了測試試飛場地難找、空域申請難等行業痛點。

這得益於自貢獲批四川面積最大、高度最高的“川協5號”試點空域。

自貢從2015年建設通用機場起步,陸續建成投用A1類鳳鳴通用機場和B類蘭田通用機場以及四川首個B類飛行服務站,獲批四川面積最大、高度最高的“川協5號”試點空域以及大型無人機試飛空域,形成“雙跑道”獨特優勢。

“早在2020年,園區就獲批成為了全國首批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我們開始探索無人機和有人機的融合飛行,成立全國首個‘有人機/無人機融合運行項目研究室’。”自貢通航機場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邱學清說,現在已經能做到在無高度差的情況下,將輕小型無人機和有人機的橫向間隔最小縮小至3公裡,空域資源的使用效率提升20%以上,累計保障安全飛行作業20萬架次、10萬小時。

夯實基礎設施建設。自貢以打造低空飛行管理服務示范區為牽引,組建四川首個低空運行管理服務中心,首次將中國移動5G-A技術多基站組網應用於地級市全域低空監管服務場景,聚合通信導航、人工智能、監管服務能力等資源,構建起全過程、可追溯的安全監管體系。

項目紛至沓來 全產業鏈圖譜形成

“我們是最早一批入駐自貢航空產業園的企業,主要生產、研發和制造現代化中大型無人機機體。”近日,自貢宇立無人機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韓童告訴記者。

自貢宇立是西安宇立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於2022年6月正式投產,目前已實現年裝配15—20架無人機,年產值達3500萬元。

提及落地自貢,韓童說,一是由“鏈主”企業引領,為航空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及中航無人機做產業配套﹔二是因為看好園區的產業圖譜。

自貢建成全省唯一以無人機及通航為主導產業的省級經開區——自貢航空產業園,初步形成無人機及通航整機研發制造、復合材料機體制造、航空標准件制造、飛行教育、維修培訓、航空服務保障等全產業鏈發展格局,已成為四川乃至全國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大中型無人機產業基地。“園區已構建起制造先進、應用廣泛、運維保障有力的全產業鏈生態圈,本地配套率超50%,大型固定翼無人機年產能達400架。”自貢航空產業園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

為加速產業集聚成勢,自貢高位推動。該市建立市無人機及通航產業發展黨工委和推進辦,繪制低空經濟全產業鏈發展圖譜,制定《支持無人機及通航產業集群發展專項政策》《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等系列政策20個。

以“真金白銀”促項目招引。自貢設立四川首支通航產業發展股權投資基金,聚焦“低空制造”這個關鍵大力開展延鏈補鏈強鏈攻堅。“”自貢創新發展投資集團總經理鐘志強介紹,自成立產業引導基金以來,自貢已與20多家國內優秀基金管理人開展洽談合作,2024年已通過產業基金引進8個低空經濟項目。

新興業務陸續投用 新場景新業態拓展

日前,自貢市中心血站發出的1份血液標本由無人機搭載抵達自貢市第三人民醫院,兩地距離5.7公裡路程,開車大約需要20分鐘,而此次飛行僅耗時8分鐘。杭州迅蟻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自貢城市經理於彥冰透露,完成此次“閃送”的RA3型號無人機,是專門針對城市人口密集區物流場景開發的,具備全程自主飛行、與雲端信息和指令實時同步的能力,在城市內單程最大續航裡程15公裡。

聚焦低空經濟“新場景”“新業態”拓展,自貢面向應急救援、物流配送、城市空中交通等領域需求,通過實驗室、基地等多種合作模式,聯動公安、應急、氣象、農業農村等國家和省級部門,探索打造低空經濟“樣板工程”。在四川率先“解鎖”低空醫療應用新場景,開通醫療物資運輸航線21條、低空美食運輸航線2條、大型無人機貨運航線3條﹔擴大航空應急救援,開展跨區域人工影響天氣、應急通信救援等8類業務。

推進“干線—支線—末端配送”三級物流網絡建設,實現國產大型雙發無人運輸機首飛。2024年4月,全國首條大型多發無人機跨省物流場景試航,雙尾蠍D無人機往返於四川自貢與重慶永川之間,是當前國內在低空經濟發展中的第一個“跨省組合”。

“低空經濟發展,必須要有好的服務保障。為加快建設基礎設施網絡體系,自貢正編制《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起降點布局規劃》,共布局97個起降點,突出公共服務和商務服務兩大板塊,聚焦觀光旅游、商務飛行、醫療救護三大應用場景,全力構建“3樞紐18場76點”。

川觀新聞記者 行曉藝 自貢觀察 劉億

(責編:袁菡苓、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