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工業遺存到時尚地標:東郊記憶創新轉型成效顯著
近年來,成都東郊記憶通過體制機制、功能定位和考核評價等多方面的創新,成功實現了從工業遺存到時尚地標的華麗轉身。
在過去,東郊記憶園區曾面臨機制不靈活、團隊不專業等問題,制約了園區的進一步發展。為此,成都傳媒集團黨委堅持問題導向,對園區的運營機制進行了深化改革。通過引入市場化、專業化的運營團隊,實現了園區“所有權”和“運營權”的分離,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這一改革舉措極大地激發了園區的活力,推動了園區的提質升級。
在功能定位上,東郊記憶園區也進行了大膽的創新。過去,園區的功能定位是“音樂產業園區”,但由於鏈主企業離場,園區音樂產業鏈未能形成。為了擦亮東郊記憶這張“城市名片”,成都傳媒集團黨委按照“國際時尚產業園”新定位,明確突出“國際化”“時尚化”“年輕化”“國潮化”的發展方向。這一新定位使得園區重新煥發了生機,吸引了眾多新品牌、新資源的入駐,新業態、新場景也逐步呈現。
在考核評價方面,成都傳媒集團創新設計了社會效益佔80%、經濟效益佔20%的評價考核體系,定期對園區運營機構及運營情況做出評價考核。這一考核體系既注重了園區的社會效益,又兼顧了經濟效益,確保了園區運營方始終不偏離方向,按照既定的“施工圖”對園區進行升級改造。
經過幾年的改革創新,東郊記憶園區的成效初顯。在業態方面,園區圍繞音樂藝術、時尚展演等6大業態開展精准招商,招引了眾多彰顯文化自信、設計感強、年輕人追捧的文化消費新場景。在品牌方面,園區通過舉辦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和時尚展秀,持續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在管理方面,國企、民企攜手合作,共同推動園區轉型升級,建成了公共服務管理數字平台,提升了園區管理效能。在效益方面,園區實現了營收和游客數量的雙增長,由連續10年平均每年虧損2000萬元到去年為集團貢獻利潤4800萬元,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對於東郊記憶的下一步發展,成都傳媒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堅定貫徹落實成都市委市政府要求和市委主要領導指示精神,提升園區國際化、科技化水平,推動東郊記憶成為名副其實的“時尚產業新高地、城市形象新窗口和文化旅游新地標”。具體來說,園區將突出品牌IP打造,提升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強化科技引領作用,加快推動智慧化園區建設﹔突出重大項目建設,夯實提質升級發展后勁。
可以預見,在未來的發展中,東郊記憶園區將繼續保持創新活力,不斷推動園區的提質升級,為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貢獻更多力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