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軌串雙“圈”,D961次列車上流動著“班味”

何銘在車廂裡辦公
深圳與成都,跨越三千裡的雙城,因一條無限延展的鐵軌再度共鳴同頻。
1月7日,歷經11余小時,從廣元始發經成都東至深圳北的D961次臥鋪動車組列車緩緩駛入深圳北站。這不僅是川渝地區與粵港澳大灣區之間首次常態化開行動臥列車,更是全國在繼京廣高鐵、滬昆高鐵后,在第三條干線鐵路貴廣高鐵上首次開行夜間動臥。
有意思的是,這趟列車有著不低的“商務含量”。有人打開上車前還未熄屏的筆記本電腦,邊充電邊處理未完成的工作﹔有人撥通電話,溝通著產品型號和採購數量﹔還有人像是被“困”在表格裡,在電腦前反復調整著裡面的信息……
7日0點30分,D961次列車的8號餐車裡,不止有食物的味道,還有濃濃的“班味”。列車以250公裡每小時的速度在奔跑,車窗外是無限拉長的鐵軌,列車上是“火星子”都快敲出來的鍵盤聲。餐車過道裡來來往往的旅客,似乎形成了一種默契,大家眼神交匯像是在說:“忙著呢?”“快了,馬上結束。”
“開會時間定在列車進站后的一個半小時”
走上D961次列車的那一刻,成都微芯藥業有限公司商業與市場准入系統負責人何銘第一時間換上拖鞋,“這是時隔15年后,我再次‘躺臥’到深圳。”深圳飛成都,單程2.5小時,這是何銘常選擇的出差路線。平均每個月,他都要前往深圳微芯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推進兩地在產品鏈商務建設和市場准入等方面的合作。在列車上為行李找到“家”后,他在過道裡撥通電話,將7日上午的開會時間定在列車進站后的一個半小時,“今年1月1日,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正式實施,我們微芯生物自主研發的創新藥西達本胺片也成功納入其中。”這是他將帶去深圳總部的好消息。
列車在飛馳,何銘打開電腦敲打著鍵盤,將近期項目推進及需要改進的內容制作成思維導圖,這是他不斷復盤進步的“武器”。合上電腦,他帶著對第二天的期待入眠,“睡飽后,迎接明天的晨曦。”
手提包、筆記本電腦等是標配
與何銘一樣,這趟列車上的商務人士還有很多,辦公點集中在車廂過道和8號餐車內。手提包、筆記本電腦和耳機是標配,屏幕光照亮座位上每一張忙碌的臉。從事機械加工行業的徐澤龍就是其中之一,他緊盯屏幕,不斷調整著一行行產品列表,“每個月我都要去幾趟深圳公司總部。以往在飛機和動車線路上,更多是旅行團、家庭,但這趟列車似乎很‘安靜’,大家都各忙各的,連坐下來擺龍門陣的人都很少。”
穿行在車廂內,透過未合攏的一扇扇車廂門,偶爾能看到裡面透出的白光,車窗外鐵軌碰撞輪子留下的伴奏聲,像在提醒著大家,夜已深,累了一天該睡個好覺了。
本次動臥列車的開行,增強了旅途的愜意體驗,也為乘客帶來了更加多樣化的旅行方式。這一需求增長的背后,折射出來的是兩座充滿年輕、活力的城市,乃至兩大城市群之間,愈加頻繁、密切的城市交流、經濟往來、產業合作、人才互動。
在CBRE世邦魏理仕華西區戰略顧問部負責人鄒麗娟看來,本次動臥列車的開通,將為深圳和成都之間的經濟與文化交流注入新的活力,文旅商貿往來會更加深入。她表示,成都、深圳分別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兩城的便捷往來,將加速兩大經濟圈的融合,同時帶動著國內外文旅商貿往來更深入。”
合作重點熱點“從量變到質變”
交往密切的背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重點、熱點正在“從量變到質變”。從2024年成都和深圳兩地的投資項目情況來看,深圳全年在蓉投資25個項目,投資方囊括了華為、富士康、華潤怡寶、深圳影目科技等頭部企業。而串聯蓉深合作的招商投資會、招才引智會、項目簽約會等,幾乎每個月都會開上幾場。
隨著常態化夜間動臥列車的開行,將帶來日益密集的交通線路、日趨多元的出行方式,也將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與粵港澳大灣區之間能夠雙“圈”輝映、跨“圈”並進。(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趙雨欣 攝影 楊譯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