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來襲如何應對?
專家:可通過接種疫苗、佩戴口罩等方式進行預防

近期,流感高發,據中國疾控中心最新數據,目前流感病毒陽性率持續上升,其中99%以上為甲流,全國多地疾控發布提醒。#甲流高發如何做好防護# #感染甲流后怎麼辦#等話題也接連沖上熱搜。6日,針對甲流相關熱點問題,記者採訪到了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劉永芳。
問:就當前就診情況來看,流感發病率如何?
答:根據當前門診的數據來看,流感已經進入了高發期。從2024年12月開始一直到現在,流感發病數處於一個上升的階段。
問:甲流和普通感冒在症狀上有何不同?
答:甲流和普通感冒都會出現發熱、咽痛、全身酸痛、流涕、鼻塞、咳嗽等症狀。區別在於,甲流全身中毒症狀和咳嗽會比普通感冒更重,體溫會更高,頭痛、全身酸痛更為明顯,而局部症狀如流涕、鼻塞可能會輕一點。普通感冒鼻塞、流涕的症狀相對明顯,全身症狀相對較輕。
但實際上,甲流和普通感冒單從症狀上來說並不是太好區分,想要確診需要進行流感核酸或抗原檢測。
問:患上了甲流后在用藥上有何注意事項?
答:目前甲流有針對性抗病毒藥物,但普通感冒的病毒感染沒有特效藥,隻能對症治療。甲流抗流感病毒治療要盡早,最好在48小時以內,即使超過了時間,檢測陽性也建議使用。目前奧司他韋和瑪巴洛沙韋是常見的治療甲流藥物,但兩種均為處方藥,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不能盲目自用。
另外,無論是流感還是普通感冒,都不建議吃阿莫西林、頭孢等,抗菌藥物對病毒感染治療是無效的,除非醫生判斷考慮繼發細菌感染方可使用抗菌藥物。
問:出現哪些症狀需要警惕,立刻就醫?
答:無並發症的流感病程多呈自限性,多於發病3-5天后發熱逐漸消退,全身症狀好轉。但也存在導致肺炎、神經系統損傷等並發症的可能。5歲以下的兒童﹔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妊娠及圍產期婦女﹔肥胖者(BMI大於30)﹔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高血壓除外)、腎病、肝病、血液系統疾病、神經系統及神經肌肉疾病、代謝及內分泌系統、惡性腫瘤、免疫功能抑制等基礎病患者是流感后發展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也是預防的重點人群。這部分人群如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建議不要拖延,立即就診。
其他人群出現症狀也建議到醫院檢測盡快明確診斷、盡快進行抗病毒治療,可盡早緩解症狀,也可減少對家人及周圍人群的傳播風險。
問:面對當前甲流感染上升的趨勢,應如何預防?
答: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甲流的最有效手段,可顯著降低接種者罹患甲流和發生嚴重並發症的風險。對於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觸者(且未接種疫苗或接種疫苗后尚未獲得免疫力)建議進行暴露后預防,不要遲於暴露后48小時用藥。但藥物預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種,服用藥物品種和劑量也應遵循醫生意見。
日常注意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常通風、保持環境清潔﹔去往人群聚集場所時可佩戴口罩。呼吸道感染患者與人談話或在公共場所時應盡量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離,外出時佩戴醫用口罩,同時注意咳嗽禮儀,咳嗽打噴嚏時勿對著他人,用紙巾或上臂等遮住口鼻。(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胡瑰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