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以重點領域突破帶動改革整體推進

郫都:全力打造成都西部現代化新城

2025年01月06日13:42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郫都:全力打造成都西部現代化新城

  百億級項目清陶固態電池西南產業基地正式啟動,清水河高新技術產業走廊成形成勢﹔新增規上企業36家,佳馳電子成功上市,郫都高新技術產業園躋身500億級園區﹔引進華為(西南)數字機器人創新中心等創新平台26個,“揭榜挂帥”開展集成電路、固態電池等領域技術攻關,14個項目入選省級科學技術獎……2024年,郫都區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抓園區興產業、惠民生保安全,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現代化郫都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發展無止境,改革無窮期。1月4日,中共成都市郫都區委十五屆九次全體會議暨區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成都市郫都區委關於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郫都新篇章的決定》,討論了《成都市郫都區2025年經濟工作要點》,錨定“科創高地、錦繡郫都”定位、2035年基本建成成都西部現代化新城目標,系統部署未來五年的重大改革舉措,統籌改革的“優先序”和“時度效”,以重點領域突破帶動改革整體推進,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

  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

  以更高標准建設產業園區

  經濟體制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對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響和傳導作用。郫都區委全會《決定》從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深化園區綜合體制改革等七個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對經濟體制改革作出部署。

  系列改革措施中,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是一個關鍵詞。郫都區委全會提出,堅持工業立區制造強區,完善主導特色產業建圈強鏈機制,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促進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具體而言,將聚焦電子信息、川菜、裝備制造、新材料、影視等領域靶向招商,推動新型顯示、復合調味品、高端能源裝備、電磁功能材料等產業集群成勢,大力發展人工智能、新型顯示、綠色氫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下一代移動通信、人形機器人、衛星互聯網等未來產業,加快推進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全會還明確了‘抓經濟必須抓園區’鮮明導向,提出以更高標准建設園區、以更高水平打造產業集群等一系列具體舉措。”成都創新創業示范基地黨工委委員、郫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籌備組副組長文移帆表示,下一步,園區將圍繞“立園滿園”,重點實施“推進園區優化強承載、推進產業集群提能級、推進科技創新促轉化、推進擴權賦能增活力、推進尊商重商優環境”五大攻堅行動。

  成都影視城管委會主任何玉建則表示,接下來將錨定傳媒影視、網絡視聽、文旅消費等主攻方向,加強與“國家隊”“川軍系”合作聯動,梯次培優各鏈主企業,積極招引平台型鏈主型企業入駐,帶動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集中聚集,力爭新招引影視企業200家以上,其中頭部企業7家以上。

  如何進一步激活園區創新動能?在今年的經濟工作安排中,郫都區委提出,堅持校企協同,建強用好川菜研發中心、智能空中無人系統創新中心等創新平台45個,累計聚集概念驗証和中試平台4個以上,爭取“四川省制造業創新中心”授牌﹔支持清陶能源等重點企業積極承擔國家、省市級科研項目,力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620家,“四上”企業研發投入超13億元。

  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郫都區委還提出,堅持以鎮街、園區等最小經濟單元抓經濟,加強鎮街、園區一體發展,圍繞自身資源稟賦、特色優勢和區位特點,全員抓經濟、抓招商、抓項目,形成各具特色、互補協調的工業重鎮、農業大鎮、商貿強鎮、文旅名鎮,全面激活“經濟細胞”活力。

  激發民營經濟活力

  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去年12月5日,成都佳馳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科創板挂牌上市。作為郫都區培育成長的高科技民營企業,佳馳科技是國內主要的電磁功能材料與結構提供商,公司已布局航空、航天、電子等領域的重點型號和重點產品,填補了市場空白。

  一直以來,民營經濟是郫都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佔GDP的“半壁江山”,民營經濟主體佔比達98%。郫都區委全會提出,設立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以拓市場、降成本、給場景、搭平台為核心,完善“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常態化服務企業機制,健全企業問題訴求直報辦理“啄木鳥”機制,推廣政企“面對面交流、點對點解難、一對一服務”模式,完善問題收集、解決、反饋工作閉環,提升服務民營企業質效。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全面落實營商環境政策體系6.0版,深入開展“進解優促”工作,去年9月以來,郫都區累計走訪企業3042家,解決市場拓展、人才招引等問題648個、解決率達100%,兌現惠企資金1.25億元,全區新增市場主體超2萬戶。

  此次區委全會,郫都區提出,要優化激發民營經濟活力的制度環境,打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親商安商的服務環境、便捷高效的開放環境,要結合民營企業需求和實際情況,加快出台郫都區民營經濟發展實施方案。

  具體到今年,將加大民營企業培育力度,加快海霸王西部食品物流園、沙西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積極打造冷鏈食品等領域“單打冠軍”,力爭全年新增經營主體2.1萬戶、上規企業20家、上雲企業480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10家以上。

  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

  統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近日,郫都區紅光街道漢姜村入選2024年全國鄉村休閑觀光農業精品點位名單,成為全國49個、全省僅2個“五星級”休閑觀光農業點位之一。同樣沉甸甸的收獲,還有郫都區去年獲評四川省休閑農業重點縣、天府旅游特色縣。

  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破除我國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共同富裕的關鍵抓手。郫都區作為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立足“大城帶大鄉”的區位特征,規劃建設了漢康鄉村振興示范走廊,聚力帶動全域鄉村全面振興,通過兩年的探索推進,走廊快速起勢、初見成效。

  如何進一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促進城鄉共同繁榮?郫都區委全會明確,將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以漢康鄉村振興示范走廊和八大示范片為重點,深入實施規劃、科創、藝術、改革、黨建“五大點亮鄉村”工程,推動城鄉功能、產業、文化、要素、治理“五個融合”。“村園聯動”育強都市現代農業和鄉村新興產業,發揮郫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成都影視城等園區帶動作用,引導總部研發、科普研學、高端康養等業態向鎮村布局,做強德源大蒜等“四大單品”,提檔升級7個星級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一批智慧化糧食工廠、植物工廠,爭創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大革命”,強化鄉村風貌和農房建設管理,加快建設一批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帶動全域鄉村全面振興。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改革

  為科創高地凝聚智慧激發動能

  去年6月,華為來到成都,舉辦了一場華為四川新質生產力城市峰會,一口氣在成都落地三個創新中心,其中兩個落戶在了郫都區,包括華為首個跨省級創新中心平台。當月,郫都區、西南交通大學與蜀道集團就共建西南交通大學郫都先進制造科創園項目舉行三方合作協議簽約儀式,探索校地企合作市場化運作模式。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郫都區科教資源富集、創新主體活躍、校地企合作基礎較好,如何進一步深化改革?

  郫都區提出,全面推進教育強區建設,完善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推進機制,健全“全齡學堂”終身教育體系,與駐區高校共建高水平附屬學校,打造“環高校基礎教育發展生態圈”。實施鵑城“愛才、育才、引才、用才”四大行動,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完善郫都工匠選育評用機制,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在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方面,將加快建設西南交大郫都先進制造科創園等高校產業園,探索校地企合作市場化運作模式,常態開展“校企雙進·找礦挖寶”科技成果對接活動,鼓勵高校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費”方式把科技成果許可給中小微企業使用,實體運行先進技術成果西部轉化中心(郫都)孵化基地,校地企共建概念驗証中心、中試平台,鼓勵現有中試平台聯合高校院所、技術轉移機構等面向社會提供市場化中試服務。

  改革風勁奮楫先,揚帆破浪正當時。郫都干部群眾堅定信心、銳意進取、真抓實干,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科創高地、錦繡郫都”建設新篇章。

  趙一/文 郫都區委宣傳部供圖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