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義”讓“老義”平凡人生更有“翼”
“老義,這人又跑哪去了?店裡都快忙得炸開鍋了!” 2024年12月31日,成都市武侯區,一家小有名氣的米線店內,嘈雜的人聲與炊煮聲中,夾雜著老板娘焦急的呼喊聲。本該熱情招呼客人的老板“老義”不見蹤跡,熟客們忍不住交頭接耳:這老義到底干啥去了?咋就這麼 “不務正業”呢 ?
喻學建在廚房忙活。受訪者供圖
“老義”名叫喻學建,他跟大家身邊家常小餐館廚房裡忙碌的那類老板一樣,非常朴實,說話時一板一眼,也有點自己的小愛好——打麻將。就是這樣一位平凡普通的中年男人,此刻,在人們視線不及之處,正在前往因公犧牲軍人張明昌的母親劉素珍家的路上。
劉素珍年過九旬,因為使用的老輪椅損壞,這段時間日常出行成了難題。當喻學建和志願者們將新輪椅推到劉素珍老人面前,輕輕攙扶她坐上去時,老人眼眶濕潤,連連說:“真是太感謝你們了,這麼冷的天上門來看望我,還幫我解決了大問題!”
喻學建和志願者為老人送來新輪椅。成都小義愛心公益服務中心供圖
1972年5月,喻學建出生在成都邛崍的一個偏僻山村。年幼時,他的父母相繼離世,兄妹四人全靠嬸娘拉扯長大。“她沒讀過書,不識字,只是一直告誡我不要‘瞎混’。”這一句話,深深地刻在了喻學建的心中。
喻學建16歲進城打工,在玻璃廠做過工,也去過建筑工地,后來入了餐飲干廚師,多年打拼,在成都磨子橋經營起一家米線店。喻學建與公益服務的緣分也是從這家米線店開始。
當時,成都小義愛心公益服務中心(簡稱“小義公益”)的創始人易開紅正在附近部隊服役,他是店內的常客。在與易開紅的聊天過程中,喻學建看到易開紅朋友圈裡滿滿的愛心公益照片,想到嬸娘對自己的照顧和叮囑,內心的“公益之火”被點燃。他參加了自己人生中第一次公益活動,“我記得是去德陽和綿陽看望留守兒童,那裡的孩子們沒大人照顧,吃不好穿不暖,還認真學習念書,讓我覺得很感動,這也可以順便教育我自己的小孩。”
喻學建參加義務獻血。成都小義愛心公益服務中心供圖
慰問抗美援朝老兵、幫助高考學子圓夢、暖心助農、參加應急救助培訓......喻學建的日子不再有空閑,人也變得忙碌起來了。“公益不是有錢人才能做,哪怕只是撿起地上的一片垃圾、攙扶老人過馬路,這些小小的善舉都是在做公益,都是實實在在的好事。” 言語間,充實和幸福透過喻學建臉上的笑容發散開來。
在成都晉陽路某小區,一戶人家突遇變故,家中隻剩下了一位保姆和兩個孩子。這位保姆和兩個孩子並無血緣關系,本可以直接離開,但她卻選擇留了下來,繼續在外做家政來撫養兩個孩子。2023年3月,喻學建得知消息后,和幾個志願者前往探訪。“他們住的房子在一樓,其實就是把一個通道隔開了,用木板改造的,當時去的時候有幾個女同志都流淚了。”次日,他便與其他志願者發起募捐倡議,並積極組織募捐活動。短短數日,便募得資金24000元。他們用這筆善款為這位“保姆媽媽”一家租到了一處採光通風良好、水電設施齊全,擁有獨立廚房和衛生間的房子,讓新的希望和溫暖在這一個特殊家庭中升起。
喻學建與志願者們活動現場合照。成都小義愛心公益服務中心供圖
喻學建有個女兒,作為父親,他希望女兒可以樹立正確的三觀,多參與這類有益的活動。“基本上有一半的時間我都會帶她去,最近升學忙,去得稍微少一些。”提到女兒時,喻學建嘴角揚起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他說,女兒平常不愛說話,隻有一次向父親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幸福生活確實來之不易,她就說了這麼一句話。”
帶領山鄉小孩走出山村到部隊參加升旗儀式,到社區孤寡老人家志願服務,為老弱病殘群體提供關懷與幫助......無論哪一次,喻學建總是第一個報名,用實際行動詮釋了 “小善”“小義” 的深刻內涵。久而久之,他的這份執著深深打動了身邊的每一個人,“老義” 這個稱呼便在大家的口中傳開,成了他在小義公益大家庭中的獨特標識。
喻學建的妻子劉大姐是一個豁達且善良的女性,“老義做公益,我肯定支持,我幫忙打理家裡的事務,也算是為公益出了一份綿薄之力。”
正因有妻子在背后的堅定支持,“老義”得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幫助別人。對於他來說,這些“小善”“小義”是年幼時嬸娘口中的“做好事”,是教育女兒的好平台,是幫助自己戒掉“麻將癮”的另一份工作。“他以前可是個麻將迷,自從踏上公益這條路,連摸牌的時間都沒得咯!”小義公益主任易開紅笑著打趣道。
8年的公益之路,喻學建也遭受過很多不理解。許多人不明白他為何如此執著,甚至有人認為他只是一個免費為他人干活的 “老好人”。對此,他十分淡然,“別人不理解也無妨,我本就是一個普通人,隻要我所做的事情對社會有益,我就會堅定不移地一直做下去。”
這位“老義”沒有發現,自己出於純粹的“小善”“小義”迸發出來的能量,宛如一盞明燈,照亮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也為成都這座城市的溫暖添上了一位志願者的光和熱。(薛育建、實習生韓青、實習生馮子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