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資源”成“熱經濟”
在成都花樣玩雪 有滑雪場日均接待超3000人

冬季來臨,成都市民及游客對冰雪旅游的熱情持續高漲,相關產品的搜索熱度不斷攀升。
攜程數據顯示,2024年11月15日到2024年12月31日,四川省冰雪相關的門票預訂單同比去年上漲88.38%,成都西嶺雪山、成都熱雪奇跡是大家熱衷去的冰雪場所。
“冷資源”轉化成“熱經濟”。近段時間,無論是室內滑雪場,還是戶外滑雪勝地,均呈現出一片繁忙景象。特別是在周末時段,各大滑雪場更是排起了長隊,人們迫不及待地想要投入到這片銀白的世界之中。
名氣大
廣東、福建等地游客來成都滑雪
最近冰雪運動頻頻刷屏,打開朋友圈,總能刷到幾個在雪場滑雪的朋友﹔打開抖音,也能看到多個滑雪場正在直播。
1月4日中午,記者在一個正在展示西嶺雪山景區實時情況的直播間看到,雪場傳送帶起點排著十余個人等待上坡,傳送帶上密密麻麻站著人,幾乎沒有空出來的位置。雪場外,有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在鏟雪、滑雪板。“現在滑雪的人很多,尤其是周末人更多。”主播介紹說,“在雪場外看雪、玩雪的游客也很多。”
記者從西嶺雪山景區獲悉,2024年進入雪季以來,游客量大幅提升,比2023年同期增長約285%。2024年12月18日起,西嶺雪山滑雪場正式開板,這是該滑雪場3年來最早開放的一年。開板以來,日均接待游客超3000人。除了成都周邊游客外,還有很多來自廣東、福建等地的游客。
融創雪世界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周末來滑雪的人比較多。“元旦那天人特別多,這兩天好一些,但還是比較火爆。”該工作人員補充說,“不過我們全天可以接待超8000人次,所以人多不會擁擠,有高級道、初級道、娛雪區等不同的區域,大家進場之后都分流了,不會因為人多導致體驗感差。”
成都市民曠玲是一名資深滑雪愛好者,幾年前冬天都是去新疆、吉林等地的滑雪場滑雪,而近年來留在成都滑雪的時間越來越多。“以前在成都要不就是去川西滑雪,要不去西嶺雪山,但是季節限制較大。這幾年方便了,不僅有旱雪場,還有融創雪世界。”曠玲說,旱雪場和室內滑雪場打破了冬季才能滑雪的限制,一年四季都能讓滑雪愛好者過癮,“有需求才會有供給,成都修建旱雪場和滑雪場也說明,成都滑雪的人越來越多了。”
熱度高
10節課4000元
找教練需要提前預約
滑雪運動的火熱,也讓不少沒滑過雪的人躍躍欲試。打開大眾點評,搜索“成都滑雪”,便能看到數家滑雪培訓機構。記者隨機點開一家機構,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已經進入滑雪培訓旺季,報名培訓的學員比之前幾個月的人都多。“我們機構有十多位教練,都需要提前預約時間才能安排得過來。”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成都的培訓機構一般分為三個地點上滑雪培訓課,分別為旱雪場、融創雪世界、太子嶺滑雪場。成人培訓的價格在4000元左右,10節課時。“課程體系一般是在旱雪場學習基礎動作后再上真雪場練習。雪場可選擇融創或太子嶺,旱雪培訓主要是在尖峰四季滑雪場和美洲四季滑雪場,對於初學者而言,沒有太多區別﹔對於進階者而言,選擇尖峰的更多,那邊有大跳台。”
旱雪場也十分火爆。4日下午,一家位於美洲滑雪場的滑雪培訓學校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已經預約不到第二天下午的場次了:“最近人比較多,晚上的場次還能約上。”
成都尖峰旱雪體育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魏說,最近各個跳台幾乎都排滿,從早上8點到晚上10點,幾乎都有人在用:“這兩年發展得非常快,僅是跳台,就從原來的1個增加到6個。國內外10余個滑雪團隊都把這裡作為訓練基地。”
成都市民李琪近日去旱雪場進行了自己第一場滑雪培訓課,她將自己學習的視頻發在朋友圈。她感覺成都的滑雪場地建設非常出色:“我感覺很‘洋盤’。”
花樣多
滑雪場新推夜游玩法
上新多個冰雪場景
近年來,成都憑借豐富的冰雪旅游資源和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迅速崛起為冰雪愛好者的熱門目的地之一。成都既擁有南方唯一國家級滑雪旅游度假地——西嶺雪山,也有亞洲最大規模室內真雪場——都江堰融創雪世界,還有國內最大規模大跳台——新都尖峰旱雪場,這些都讓成都成為了“南方冰雪運動首選地”。
為了讓游客在冰天雪地裡有更多游玩的選擇,成都冰雪景區在2024年還推出眾多“花樣玩法”。從2024年12月25日起,西嶺雪山正式開放夜游,交通索道(第一段索道)運營時間延長至21:30。同時,在夜間滑雪的基礎上再升級,雪上飛碟、冰雕長城、雪地香蕉船等雪地運動項目運營時間持續至21:00,現場還有燈光秀、熊貓滑雪3D光影秀等。
成都融創樂園在冬季也上新了場景。2024年12月31日至2025年2月16日期間,會舉辦雪山火焰節。雪山火焰節啟幕當天,8米高的大雪人驚艷亮相,讓游客感受萬朵冰川玫瑰、國風倚梅園、摩天輪雪鄉秘境等多個冰雪場景。值得關注的是,2024年12月25日,成都新“十二月市”梅市系列促消費活動啟幕。本次活動持續至今年2月初,聚焦冰雪溫泉游、文化惠民活動、消費購物活動3大主題以及歡樂冰雪季、文博古鎮游、祈福大廟會3條主線,組織開展文化展演、非遺傳承、消費促進等活動100余場次,持續點燃新春消費。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彭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