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海關總署出台15項措施

支持進一步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

2025年01月06日08:05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支持進一步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

  ●支持成都、重慶、昆明、西安、烏魯木齊等建設國際航空樞紐

  ●支持傳統產業企業進口先進技術、重要設備、關鍵零部件等開展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

  ●支持保稅研發、保稅再制造等新業態在西部地區落地

  1月5日,記者從成都海關獲悉,海關總署5日公布出台支持新時代進一步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15項措施,圍繞以大開放促進大開發、促進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筑牢國門安全屏障、支持打造一流口岸營商環境等四個方面充分發揮海關職能作用,進一步推動西部地區形成大保護、大開發、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此次出台的15條措施,既是對現有政策措施的延續和加力,也有新模式和新舉措。比如,在西部地區探索開展綜合保稅區“區港一體化”等改革,支持傳統產業企業進口先進技術、重要設備、關鍵零部件等開展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以及支持保稅研發、保稅再制造等新業態在西部地區落地等。這些舉措無疑將進一步助力提升西部地區開放能級和產業發展水平。

  15條舉措重點圍繞四個方面展開——

  圍繞高水平服務西部地區以大開放促進大開發,提出支持西部地區開放口岸建設,提升開放通道能級,釋放開放平台動能,促進開放發展協同。主要措施包括:支持確有需要且符合條件的地區按規定程序申請口岸開放或擴大開放,支持智慧口岸建設,豐富和完善口岸功能﹔探索創新江海聯運、鐵海聯運等海關監管便利化措施,支持多式聯運高質量發展﹔支持成都、重慶、昆明、西安、烏魯木齊等建設國際航空樞紐﹔支持確有需要且符合條件的地區設立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在西部地區探索開展綜合保稅區“區港一體化”等改革。

  圍繞高質量促進西部地區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提出支持西部地區優勢產業擴大集群、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特色產業加快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創新、邊境貿易有序穩定。主要措施包括:支持西部地區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支持傳統產業企業進口先進技術、重要設備、關鍵零部件等開展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支持符合條件的區外企業申請開展“兩頭在外”的高附加值保稅維修業務﹔加大特色農食產品品牌培育力度,推動蔬菜、水果、茶葉、中藥材、酒類等優勢特色產品擴大出口﹔支持保稅研發、保稅維修、保稅再制造、保稅展示交易、融資租賃等新業態在西部地區落地﹔支持發展邊境貿易,鼓勵邊民互市貿易多元化發展。

  圍繞高效能筑牢西部地區國門安全屏障,聚焦筑牢國門生態生物安全防線,促進糧食、能礦資源等重點領域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維護安全發展環境,推出了系列舉措。主要措施包括:建立完善動植物疫情疫病聯合監測控制機制,防范動植物疫情疫病傳入和外來物種入侵,維護好長江、黃河等生態環境安全屏障﹔支持西部地區海關與地方共建口岸傳染病聯防聯控機制,提升傳染病跨境傳播的聯防聯控能力﹔深化中歐(亞)班列運糧指運地檢驗檢疫改革,優化能源資源產品檢驗監管模式和調運機制﹔加強核生化爆、武器彈藥、毒品等領域打私聯合整治,保持打擊洋垃圾、象牙等瀕危動植物及其制品走私高壓態勢。

  圍繞高標准支持西部地區打造一流口岸營商環境,提出著力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優化企業服務質效,深化海關監管服務協作,助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口岸營商環境。主要措施包括:支持西部地區具備條件的口岸城市納入海關總署牽頭開展的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試點城市之列,支持更多海關改革舉措優先在西部地區復制推廣﹔發揮“海關關長送政策上門”等機制作用,加強助企紓困個性化服務﹔高質量實施RCEP等自貿協定﹔加大海關“經認証的經營者”(AEO)培育力度,加強自主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培塑和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構建西部地區海關協作機制,強化西部地區海關協作,密切西部與中部、東部區域海關協作聯動。(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碧紅)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