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社會

泡“溫泉”、開地暖……成都動物園動物花式過冬

2024年12月25日09:41 | 來源:成都商報電子版
小字號

原標題:成都動物園動物 花式過冬

  動物園裡的蛇到了冬天會冬眠嗎?如何防止動物們冬天“懶得動”?

  12月24日,記者來到成都市動物園,發現白犀(又稱方吻犀)已用上氣暖、森林歌唱家長臂猿悠閑地坐在暖氣房“哼著小曲”、緬甸蟒在“溫泉池”裡暢游,就連體型較大的脛刺陸龜(又稱蘇卡達陸龜),在太陽能燈的照射下都願意起來活動一下筋骨。

  成都動物園動管部主管楊瑞麟介紹,為保障園內兩隻白犀溫暖過冬,園方在館內安裝了氣暖設備,“當氣溫低於10℃時,飼養員就會給白犀開氣暖,讓室內氣溫24小時都處在15℃左右。”

  在靈長類動物館,綠猴、阿拉伯狒狒、鬆鼠猴等,圍坐在圈舍內的“小太陽”取暖器旁邊,有的在互相梳理毛發,有的則在攀爬架上追逐嬉戲。隔壁的黃頰長臂猿則用“歌聲”互相傳遞信息。要知道,長臂猿的歌聲中包含了“歌手”的種類、性別和地位等信息,大聲“歌唱”是為了相互交流。

  “冬天,靈長類動物的室內都配備了地暖,溫度保持在20℃以上。”楊瑞麟表示,部分圈舍室外配備“小太陽”取暖設備,在動物豐容(提升動物福利的一種手段)方面,有吊橋、攀爬棲架、木屑制作而成的墊料等,“為防止動物們因溫度低‘懶得動’,飼養員會將食物藏於墊料裡,讓它們尋找食物以增加活動量。”

  不僅如此,針對不同的動物,動物園還有嚴格的運動計劃。比如阿拉伯狒狒,早晨9點出外場(在室外)活動,10點30分吃早飯並進行召回訓練,16點30分“下班”回到室內進行晚餐和休息。

  在兩棲館內,記者注意到,緬甸蟒、網紋蟒等都已用上地暖和太陽能燈、UVA燈(仿太陽能燈),室內溫度保持在23℃以上。“動物園的蛇不冬眠,因為它們都來自熱帶地區,恆定的溫度對它們來說很重要。”楊瑞麟解釋,進入冬天,動物園內的蛇類活躍度降低,在飲食方面有的蟒蛇會自行減少食物攝入量,“飼養員會定期進行觀察和記錄,以確保它們能健康成長。”

  除了保暖措施外,猛獸類動物則需要更多的肉類抵御嚴寒。其中包括老虎、熊、狼等猛獸。楊瑞麟介紹,和人類一樣,“它們的身體已經能夠適應寒冷了,隻要有足夠的食物,使其毛發濃密、皮下脂肪增厚就沒問題。”(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趙雨欣)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