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卷本《巴蜀文化通史》出版
是“巴蜀文化”概念提出以來“首次大的學術集成”
●《巴蜀文化通史》共28冊,約1600萬字。全書包括通論、農業與水利文化、工商文化、城市文化、建筑文化、交通文化、民族文化、移民文化、哲學思想、史學、宗教文化等22卷
●《巴蜀文化通史》是首部縱橫貫通、覆蓋面廣、體量超大的巴蜀文化史,同時也是“巴蜀文化”概念提出以來“首次大的學術集成”
“博大且厚重”,這是不少學者見到《巴蜀文化通史》的第一印象。12月24日下午,在由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和四川新華出版發行集團主辦的“《巴蜀文化通史》出版座談會”上,《巴蜀文化通史》正式亮相。
《巴蜀文化通史》共28冊,約1600萬字。全書包括通論、農業與水利文化、工商文化、城市文化、建筑文化、交通文化、民族文化、移民文化、哲學思想、史學、宗教文化等22卷。
《巴蜀文化通史》由章玉鈞、譚繼和主編,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凝聚了川渝地區近百位專家學者的心血。該書是首部縱橫貫通、覆蓋面廣、體量超大的巴蜀文化史,同時也是“巴蜀文化”概念提出以來“首次大的學術集成”。座談會上,不少專家學者分享了這套書出版的背后故事。
多領域專家
聯手編修通史歷經十余年
四川編修《巴蜀文化通史》之議由來已久。早在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巴蜀文化和蜀學研究在四川逐步升溫,徐中舒、蒙文通、顧頡剛、任乃強等學者關於巴蜀文化的論著陸續出版,關於巴蜀文化的圖典、研究叢書陸續編寫。“大家既為‘地域文化熱’的興起而振奮,又在同地域文化研究先行地區的比較中,看到我們的差距,深感傳承、整合和弘揚巴蜀文化,要抓牽頭的東西,抓具有基礎性、全局性和帶動性的項目。”全書主編之一的章玉鈞在序言中提到。
從突破史前文化范疇,擴大到由古及今的廣義的“巴蜀文化”概念,再到《巴蜀文化通史》的出版,四川省歷史學會會長姚樂野表示,巴蜀學人從未停止探索。而從這套通史參與范圍來講,各個領域的優秀專家均為一時之選。
在各方推動下,2006年,《巴蜀文化通史》編撰委員會設立,編撰工作啟動。該書編撰過程中,組織和邀約四川省、重慶市70多位巴蜀文化研究專家參加,得到川渝兩地重視和支持。值得一提的是,該書也是“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物出版專項規劃及國家出版基金(2016年度)資助項目。
“挑戰無數。”站在考古領域看《巴蜀文化通史》編撰出版過程,中國文物學會副會長、四川省考古學會名譽會長王毅認為,巴蜀考古發現往往出現史無查証、史物難証等現象,在通史寫作中卻又必須述及,凡此種種,均需一一應對。而這套書不僅使用了不少川渝近百年來考古材料,所呈現的巴蜀文化面貌也更全面、更科學、更直觀。
跨地域協作
川渝專家共擔文化傳承使命
“該書的出版,是巴蜀歷史研究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在歷史學家張海鵬看來,巴蜀地區是中國早期進入文明時代的起源地之一,體現了中華早期文明多源並進、多元一體的基本特點。同時,巴蜀文化留下令人嘆為觀止的文化遺跡,巴蜀文化通史的研究和編撰,充分彰顯了巴蜀學人的文化自信、歷史自信。張海鵬認為,《巴蜀文化通史》以通論卷打頭,繼之以21個專題卷,分別從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各個方面展開論述,長篇巨制,體大精宏,“體現了縱通為經、橫通為緯、會通為神的風格,展現了自己的撰述特色。”
同樣放眼地域文化通史編撰領域,姚樂野認為,《巴蜀文化通史》有多方面的開創性。“它不僅規模最大,而且體例精審。”他表示,全書採用“通論+專題卷+大事記”的結構,創新體例,為巴蜀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至關重要的學術框架,在地域文化史領域作了開創性的探索。
川渝山水相依,文化互補互融,共同形成巴蜀文脈總譜系。作為全書《交通文化卷》的首席專家,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藍勇在發言中感慨,自己生長在四川,教職在重慶,人生受到巴蜀文化滋養,文化傳承的願力已經深入骨髓。“能參與編撰《巴蜀文化通史》,增強了這種文化自豪感和底氣。”
站在賦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角度看《巴蜀文化通史》,王毅認為,川渝經濟社會文化全面發展的時代需要學術支持,而這套著作恰到好處地滿足了時代之需。“我們從源遠流長的巴蜀文化發展歷程中必將獲得豐富滋養與強大動能。”
該書主編之一、省社科院杰出研究員譚繼和將全書總結歸納為“三句話”,即巴蜀生態神奇之美、巴蜀文態神秘之美、巴蜀心態神妙之美。“《巴蜀文化通史》的面世可以增強學術支撐,借此講好巴蜀故事,賦能文旅深度融合。”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