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雪,就玩人造雪!成都“人造雪景”火了

在成都,你見到今年的第一場雪了嗎?冬至已過,國內很多城市已然大雪紛飛﹔最近,成都的不少咖啡店、攝影空間的“人造雪景”在社交媒體平台上也火了。從紛紛揚揚的“雪花”,到綠白相間的鬆樹,再到圓滾可愛的雪人,十分“出片”,不少市民前往拍照打卡。12月23日,記者前往部分“雪景咖啡店”進行了探訪,感受成都火爆的冬日消費場景。
為拍攝雪景照片 高峰期需等待兩小時
室內是享受下午茶、甜品的咖啡廳,室外則是拍照、打卡的冬日雪景。在金牛區的一家甜茶店,隻見造雪機在樓頂噴出紛紛揚揚的“雪花”,周圍一片“冰雪世界”。不少市民撐著傘、帶著單反相機,沉浸式體驗飄雪場景。記者在現場看到,除了飄落的雪花以外,還有雪人、鍋爐、落滿雪花的鬆樹等冬日經典元素﹔地面上,則用白色細沙呈現出雪堆的效果。
“成都市民對雪有一種‘執念’,今年,我們在看到其他城市有類似場景后,決定在成都打造‘人工雪景’,讓市民不出成都就能看到雪。”日落甜茶·莉莉島工作人員小琴告訴記者,“11月份達到了客流量的高峰期,最多的時候,顧客需要排隊等待兩個小時左右。”小琴說,客座區加上拍攝場景約在500平方米,“每天人流量在50組到60組之間,一組約為兩人,一般都是互相攝影的‘搭子’。幾乎所有人都是為了拍攝雪景照片而來。”
情感體驗、個性化定制
成為消費趨勢
除了主打攝影體驗的攝影空間以外,成都還有不少咖啡店也“上新”了冬日場景。下午四點左右,武侯區的森森咖啡屋已有十余人在排隊等候。咖啡店外的開放空間,布置了落雪鬆樹、彩燈等元素,“氛圍感”滿滿。
森森咖啡屋工作人員黃黃告訴記者,“此前,咖啡店加場景營造的模式在上海、杭州比較突出,而從2022年以來,成都也越來越多地出現這樣的店鋪。”黃黃告訴記者,隨著咖啡店的不斷發展,情感體驗、個性化定制成為消費趨勢。“除了冬日場景以外,接下來,我們還將探索‘金魚’等主題的場景營造,更多地吸引消費者。”
一組數據顯示,2023年,成都全社會消費總規模突破萬億元,其中服務消費總額接近8000億元。成都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曾在採訪中提到,成都的消費市場能夠為市民提供“被看見”和“被理解”的空間,這也是成都消費的內在動力。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呂佳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