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伍隍豬“重生”記

2024年12月24日07:56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伍隍豬“重生”記

近日,農業農村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1年啟動的全國農業種質資源普查情況。此次全國普查重新找回10個曾宣布滅絕的畜禽品種資源,來自資陽市雁江區的伍隍豬(又名豪杆嘴型內江豬)就是其中之一。

  從宣布滅絕到現在重新被認定,伍隍豬是如何改變“亡種”命運的?畜牧科研人員又是如何攻關,重新找回這個“基因寶庫”的呢?

  嚴格選育

  開啟“搶救性”保種之路

  走進位於資陽市雁江區的四川永鑫農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鑫農牧集團”)視頻監控室,液晶顯示屏上動態顯示著公司、保種場圈舍各個生產階段的實時畫面。

  永鑫農牧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尹顯華指著視頻畫面裡一排嘴筒細長、體型較大的黑豬告訴記者:“這就是被我們重新‘找回’的伍隍豬,當年可費了不少工夫。”

  伍隍豬俗稱“伍隍老槽豬”,嘴筒細長微翹,以“豪杆嘴”而聞名,因分布核心區在雁江區伍隍鎮而得名。1976年,第一次全國畜禽遺傳資源調查時被歸為內江豬豪杆嘴類群,數量一直較少。1999年,經全國畜牧遺傳資源動態補充調查,原農業部宣布豪杆嘴型內江豬的品種資源已經滅絕。

  “其實,伍隍豬並沒有完全滅絕,我們調查后得知,當時尚有少量零星分布於當地農戶家中散養。”尹顯華表示,從2012年開始,在當地農業部門的支持下,永鑫農牧集團聯合四川農業大學組建科研團隊,開啟了伍隍豬的“搶救性”保種之路。

  參與這項工作的四川省水產學校畜牧專業教師兼四川永鑫蜀豚畜牧有限公司負責人吳媛媛表示,科研團隊在查詢和整理歷史資料基礎上,多方拜訪當地畜牧技術人員,確定了“額部花臉譜、細長豪杆嘴、嘴筒三道箍”作為伍隍豬的典型頭部特征及其他篩選標准,區別於常規的獅子頭型內江豬。

  接下來就是下鄉找豬。吳媛媛告訴記者,在1年多的時間裡,科研團隊在雁江區多個鄉鎮收購“疑似”伍隍豬400多頭,並開啟了系統的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研究。

  “這400多頭雖然看起來像文獻資料中所描述的伍隍豬,但還需要進行嚴格的選育。”吳媛媛告訴記者,這個過程就是對伍隍豬保種群體進行提純復壯。

  首先要避免近親繁殖。科研團隊要對收購回來的不同農戶的豬進行“背調”,即了解它的父本、母本,並進行編號,盡量避免在親緣關系比較近的豬之間進行選配。

  此外,選育的標准也近乎嚴苛。例如,一頭外形稱得上是典型伍隍豬的能繁母豬,在與另一頭伍隍豬配對產仔后,哪怕有一頭小豬仔出現了零星花斑,這頭能繁母豬都將被科研團隊“淘汰”。經過嚴格篩選,最終僅有150多頭被確認成為伍隍豬的保種群體。

  經過10余年潛心保種繁育,目前,經第三次全國畜禽遺傳資源普查,資陽市伍隍豬存欄量2811頭,其中能繁母豬1802頭,種公豬34頭,伍隍豬這個群體真正實現了從“滅絕”到“重生”的轉變。

  技術攻關

  將種質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伍隍豬作為地方土豬,其曾經“消失”的另一個原因,在於它相比外來豬,養殖周期長、養殖成本高。

  為何這樣說?“現在有些白豬養殖160多天就能出欄,但純種伍隍豬一般要在12月齡以上才能出欄,這樣一對比,養殖白豬能更快見到效益,造成很多養殖戶養殖伍隍豬的意願降低。”吳媛媛告訴記者。

  那為何還要對伍隍豬種群進行復壯?“地方豬品種是不可再生的戰略性遺傳資源,是生豬種業遺傳改良以及破解種業‘卡脖子’難題的物質基礎。”資陽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擁有一個獨立的豬品種,就如同擁有了一座“基因寶庫”,一旦成功開啟將有可能帶來巨大的收益。

  科研團隊對伍隍豬的性能及基因鑒定顯示,伍隍豬是中國地方豬品種中瘦肉率較高的品種之一﹔另外,伍隍豬還具有耐粗飼、抗病強、繁殖性能優良的特點,是極其優良又稀缺的遺傳資源。

  “說得通俗點就是伍隍豬更‘皮實’,好養活。”吳媛媛表示,農村的紅苕藤、馬齒莧、苦荬菜等各種草料,或者豆腐渣、酒糟等農副產品,均可作為伍隍豬的喂養飼料,並且在生長過程中也很少使用獸藥。

  此外,伍隍豬的肉質嫩滑,營養物質豐富,富含人體所必需的多種氨基酸及脂肪酸。而讓它肉質嫩滑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伍隍豬的肌內脂肪平均值高達4.46%,而一般白豬不到2%。

  “肌內脂肪含量是伍隍豬獨特風味的秘密所在,就像我們熟知的‘雪花牛肉’一樣,肌內脂肪含量高,就會使得肉質更加嫩滑、爽口。”吳媛媛表示,這也是伍隍豬一個優秀的基因特點。

  面對如此多的優勢,如何找到打開這座“基因寶庫”的鑰匙?

  據了解,在持續做好保種的同時,科研團隊也在對伍隍豬的開發利用展開技術攻關,以求讓伍隍豬的種質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目前,經過選育改良后的“永鑫黑豬”,瘦肉率可以達到43%左右,平均肌內脂肪為3.5%,出欄時間在10月齡左右,市場前景廣闊。

  “下一步,我們將在保護好伍隍豬種質資源的基礎上,不斷推進伍隍豬的選育改良,加快開發利用,隻有得到養殖戶和消費者廣泛認可的伍隍豬,才能真正擺脫再次‘滅絕’的命運。”尹顯華說。(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邵明亮)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