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一家人”小店

2024年12月19日14:40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在資陽市雁江區皇龍路上,一家挂著“愛心幫扶店鋪”獎牌的小店尤為引人注目,店外“愛心驛站”的字樣在冬日寒風中顯得格外溫暖,如同一爐火,照亮了這座小城的每一個角落,傳遞著滿滿的愛與溫情。

這家小店的店主叫湯元際,是附近居民心中的“大好人”。他是空巢老人的“貼心兒子”,是留守兒童的“慈愛爺爺”。身為擁有45年黨齡的老黨員,湯元際不僅個人樂善好施,更帶動周圍人一起行善,這家小店也因此被周圍居民親切地稱為“一家人”小店。

湯元際與他的“愛心驛站”。王珊珊供圖

湯元際與他的“愛心驛站”。王珊珊供圖

這是銀齡志願者的“家”

2012年,懷揣著對公益活動的滿腔熱忱,加上有能歌善舞的特長,湯元際在朋友引薦下,加入了由資陽市工會組建的愛心協會公益組織。

那時的愛心協會,成員寥寥,設施簡陋,連排練節目的場地都沒有,湯元際主動將“蘭海煙酒”外的空地劃為排練場所,並以自身的熱情與活力,號召著更多退休老人的加入,他們有的會唱歌、有的會跳舞,有的會畫畫。

盡管現在有了更好的排練場地,但是他們還是願意來到“蘭海煙酒”策劃,排練各類公益活動。

每周二下午,湯元際和他的老伙伴們就會背著各式各樣的樂器,准時准點來到“蘭海煙酒”。他們一邊互相問候,一邊拿出自己的裝備——樂器和樂譜。

隨著架子鼓“梆梆梆”的三聲敲擊,一場充滿活力與韻味的合奏排練便正式開始了。路過的居民常常被吸引,不自覺地放慢腳步,聚集在“蘭海煙酒”觀看。

“自從加入這個愛心志願協會,我整個人都精神多了!”志願者成員劉霞芬退休后一時無法適應,曾有過迷茫和不安,直到有一天,湯元際邀請她加入愛心協會。在這裡,她不僅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更找到了生活的樂趣和目標。

如今,這支銀齡志願者隊伍已由最初的7人,發展壯大成為一支擁有36余名成員的“大家庭”。湯元際的“蘭海煙酒”,早已成為這個大家庭的堅實后盾與溫暖港灣。

在過去的12年裡,湯元際與他的志願者團隊,在“蘭海煙酒”這個溫馨的“家”中,攜手組織了100余場公益助演活動,用愛心與行動溫暖了上萬名困難群眾的心田。

這是留守兒童的“家”

周末時間,路過湯元際的“蘭海煙酒”,總能聽到孩子們清脆悅耳的笑聲,雨雨就是其中一位。雨雨父親因車禍去世,母親在外地打工,10歲的她和奶奶生活在一起。

2022年,資陽市總工會舉辦了一場“關愛留守兒童”公益活動,湯元際和他的志願者團隊受邀參加。在那次活動中,因為缺乏安全感導致見到陌生人就躲在門后的雨雨引起了湯元際的注意,在了解雨雨的身世后,湯元際邀請她周末時間到“蘭海”小家,帶著她和其他留守孩子一起唱歌、跳舞、做手工,傳授安全防護知識,在這段相處的時光裡,腼腆的雨雨開朗了很多。

“湯爺爺的店就像我第二個家,就像一束光,帶給了我溫暖和力量……”雨雨在作文裡面這樣寫。

“要走進留守孩子的內心,取得他們的信任,其實並不容易,相較於給他們帶去物質上的幫助,精神上的陪伴會讓他們更加開心,更加有安全感,看到孩子們臉上的笑容,我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湯元際說。

這是街坊鄰裡的“家”

“蘭海煙酒”不大,但是湯元際特意劃出一塊區域設立“愛心驛站”。

“我年少的時候家境貧寒,讀書時鄉鄰給予了我很多幫助,現在有這個條件了,在自己能力范圍內,也想回饋一些給社會。”湯元際說。

“愛心驛站”處放置了免費雨具,設置了喝水納涼區,方便戶外工作者免費取用,考慮到成都到資陽的地鐵開通,有部分游客到資陽來旅游或者中轉,他又在店內設置了免費充電區和行李物品寄存處,為游客提供便利,並且還主動為游客推薦旅游景點、美食、講解資陽的人文歷史。

“湯哥人很好,經常店子裡面的紙箱他都會專門整理好留給我,他對我們也很熱情,我們也願意到他這裡來買東西,在這裡,能讓我們感受到家的溫暖。”常來“蘭海煙酒”的環衛工人說。

湯元際的熱情和善良,讓這家小店深受周邊外賣小哥、環衛工人、辦公人群和游客的喜愛,這裡成為大家避暑納涼、解渴休憩的“溫馨港灣”,也為“蘭海煙酒”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和贊譽。2021年,“蘭海煙酒”被資陽市愛心協會評為“資陽市愛心幫扶店鋪”。

涓涓細流匯成大海,點滴善舉成就大愛,如今的海蘭煙酒的“標志”已經不僅僅是一家小店,更是一個充滿愛和溫暖的家園。湯元際用自己的真心、誠心和熱心讓小店成了溫暖的“家”。(王珊珊、周原)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