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組團式”幫扶助力巴塘醫療跨越式發展

2024年12月18日22:26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自2022年5月起,成都市雙流區第一人民醫院(四川大學華西空港醫院)對甘孜州巴塘縣人民醫院開展“組團式”醫療幫扶,通過多方協作、創新培養、精准幫扶和文化熏陶,有效助推巴塘縣醫療服務能力和醫務人員綜合素養的雙提升,為當地群眾帶來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組團式”幫扶團隊。雙流區第一人民醫院供圖

“組團式”幫扶團隊。雙流區第一人民醫院供圖

精准定制化幫扶,多方協作促提升

巴塘縣一直以來受交通不便、人才缺乏等因素制約,醫療服務能力薄弱。雙流區第一人民醫院結合巴塘縣醫院實際情況,精准施策,協同組團式幫扶團隊共同制定“4-2-1-1”幫扶計劃,推動學科建設和醫療人才培養落地見效。

通過幫扶計劃,巴塘縣人民醫院建立了急診急救五大中心和四個縣級重點專科,涵蓋骨科、眼科、普外科等多個關鍵領域,為提升綜合醫療能力提供了堅實支撐。同時,醫院在黨建和醫保工作也成果顯著,先后被評為“四川省黨建示范醫院”和“甘孜州醫保示范醫院”。

要“輸血”,更要“造血”。幫扶團隊通過創新“3+3”培養模式,推動人才培養從單向輸送向雙向協作轉變:將“徒弟”送到雙流醫院進修3個月,再請師傅到巴塘進行3個月的連續性針對性培養,確保理論與實踐深度結合。此模式下培養的眼科醫生李彬,已在師傅的指導下獨立完成白內障手術3例、翼狀胬肉手術30余例、瞼內翻倒睫手術10余例,填補了巴塘地區多項醫療技術空白。李彬說:“在師傅指導下,我不僅掌握了技術,更學到了責任與擔當,未來希望讓更多巴塘群眾在家門口看好病。”

此外,幫扶團隊還通過遠程教學和“師徒溝通會”等形式,實現醫療資源共享,14名巴塘醫務人員先后前往雙流進修學習,學成歸來后推動了醫院在麻醉科、內科等多個領域的新技術突破。

醫生為當地群眾進行義診。雙流區第一人民醫院供圖

醫生為當地群眾進行義診。雙流區第一人民醫院供圖

設備、技術兩手抓 化解醫療“陣痛點”

針對巴塘縣的實際情況,雙流區幫扶團隊精准選派骨科、血透、婦產科等領域專家,幫助提升科室綜合能力。同時也注重設備保障,雙流區援建資金為巴塘醫院建設了首個百級手術間、體檢中心、首個口腔科名醫工作室和康南地區最大的血液透析室,並購置先進設備,為醫院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硬件保障。

軟件、硬件共發力的同時,更需要提升業務人員的能力素質。雙流區與巴塘縣共推“種子”計劃,以全方位保障來提升醫護人員的積極性。巴塘醫院制定了多項政策保障措施,包括全額績效保障、每人每月1000元住宿補貼以及通過考試的專項獎勵。此外,為解決執業考試通過率低的問題,醫院專門設立人才培養基金,定向支持青年醫生成長。2023年醫院執業考試通過率取得歷史性突破,6名醫務人員通過執業(助理)醫師考試。

在“組團式”幫扶下,巴塘縣人民醫院多學科齊頭並進,取得顯著成效。麻醉科主任張德華在進修后開展了無痛分娩、無痛胃鏡等新技術,手術量同比增長65.78%﹔內科主任鬆朗央青通過優化管理和技術革新,科室收治患者數量同比增長43.35%,床位使用率提升至87.1%……在這些數據的背后,正顯示出“組團式”幫扶的優質效果。

目前,醫院急診急救五大中心運行良好。未來,巴塘縣人民醫院將繼續學習、突破難題,讓幫扶長效管用,為危急重症患者提供了高水平救治。(王凡、李小嵐、實習生李岢洋)

(責編:袁菡苓、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