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今年以來,鄉村全面振興取得積極進展

農業增效益 農民增收入 農村增活力

本報記者 顧仲陽 常 欽 李曉晴
2024年12月17日07:4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剛賣了新糧,優質稻,價格高!”倉廩豐實,新谷滿囤。糧出手,錢到手,豐收的喜悅挂在安徽省亳州市利辛縣展溝鎮高庄村糧農黃冠瑞的臉上。

  “參加村裡活動獲得‘美德積分’,能兌換生活用品,貸款還有利息優惠。”山東省臨沂市費縣許由城村村民任興隆說。今年他用積分從臨商銀行貸款擴大板材加工規模,帶動60名村民就業……

  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民增收入、農村增活力。

  一個個豐收故事,匯聚成鄉村全面振興穩步推進的扎實答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式現代化,鄉村振興是個大課題”“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三農’工作緊緊抓在手裡,夯實基礎,完善服務,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學用“千萬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進一步夯實,農業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農業農村發展保持穩中向好、穩中提質的勢頭,為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糧食總產首次邁上1.4萬億斤新台階,富民產業高質量發展邁新步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頭等大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加快推進鄉村振興,首先是要發展富民產業。”

  河南省安陽市滑縣留固鎮第三營村,麥苗青青,種糧大戶張書悅正在澆越冬水,“糧食生產茬茬抓緊,夏糧種的小麥新品種,畝產700多公斤,秋糧肥水管理跟上,玉米畝均多打了100多斤,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我國糧食總產量14130億斤,在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的基礎上,首次邁上1.4萬億斤新台階。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今年以來,各地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落細各項穩產增產措施,億萬農民和“三農”工作者辛勤付出,交出了來之不易的豐收答卷。

  豐收答卷來自穩定增加的種糧面積。

  今年,中央財政加大糧食生產支持力度,三大主糧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現全覆蓋,小麥、早籼稻最低收購價提高,有效調動了農民種糧積極性。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7.90億畝,比上年增加525.8萬畝,夯實了增產“底盤”。

  豐收答卷來自給力的糧食單產提升。

  今年,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深入實施,各地落實落細適當增密、水肥一體化、“一噴多促”等關鍵措施,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的作用,促進大面積均衡增產,單產提升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超過七成。

  透過豐收答卷,看到農業強國建設步履鏗鏘,現代化大農業活力澎湃。

  江西省廣昌縣,小蓮子撬動大產業。“今年蓮子價格好,我種了30畝太空蓮,每畝純利潤超過3000元。”廣昌縣驛前鎮姚西村村民賴明華說。廣昌全縣種植白蓮11萬畝左右,開發出蓮子、藕粉、荷葉加工品、蓮子加工機械等10余個品類150余個產品,白蓮綜合產值達36億元。

  四川省喜德縣,甜瓜成了“甜蜜產業”。攜手新疆農科院哈密瓜研究中心,研發適合涼山的特色甜瓜品種,建設甜瓜產業園,推動全產業鏈建設……喜德縣魯基鄉中壩社區全力擦亮涼山蜜瓜品牌。“小甜瓜‘甜’了全村人,年底我們准備給村民分紅。”中壩社區駐村第一書記任文杰介紹。

  鄉村全面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今年以來,各地因地制宜,推動鄉村富民產業走科技之路、質量之路、品牌之路,全年新建40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50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200個農業產業強鎮,我國綠色、有機、名特優新、地理標志農產品達到7.8萬個,一個個有特色、有熱度、有前景的富民產業茁壯成長,成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強大力量。

  前三季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6.3%,民生實事讓鄉親們可感可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集中力量辦好群眾普遍需求、能夠辦成的民生實事,讓群眾可感可及”“回應老百姓的關切和需求,把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

  在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耿車鎮大眾村,瀝青馬路寬敞好走,生活污水排入管網,八成村民在村裡的創業園、電商物流園就業,村裡建起衛生室、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看病、養老都方便。今年不少住城裡的村民選擇回村住,村民夏歡道出其中的緣由:“鄉村條件改善,宜居又宜業,住著舒心!”

  “我們把建設和美鄉村作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一項重大任務,努力實現‘村村有亮點、片片有特色’。”宿城區委書記陳偉說,今年全區有9個村社獲評江蘇省首批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看全國,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在75%左右,生活垃圾進行收運處理的行政村比例穩定保持在90%以上。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基本公共服務提標擴面,遠程醫療服務網絡覆蓋所有市縣,並向鄉村延伸覆蓋,全國通5G的行政村佔比超過90%……一個個和美鄉村成了廣大農民樂享現代生活的幸福家園。

  “我們合作社生產的軟兒梨在東南亞很暢銷,一斤賣到了30元。”在郵儲銀行蘭州市分行的貸款支持下,甘肅省蘭州市皋蘭縣什川鎮長坡村百璐通瓜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魏永波,帶領成員建起冷庫、無塵車間,將軟兒梨推向海外市場,吸納33名農民就業,帶動800余戶種植戶增收。

  興產業,促就業,增收入。前三季度,全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740元,同比實際增長6.3%,城鄉居民收入比為2.46,比上年同期縮小0.05。全國脫貧人口務工就業規模超過3300萬人,832個脫貧縣每個都培育形成了2至3個特色主導產業,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拓展。

  口袋鼓起來,“腦袋”富起來。

  青山綠水間,縷縷書香潤澤鄉村。“農閑時,我經常來農家書屋看果樹種植技術相關的書籍。”重慶市巫山縣曲尺鄉柑園村村民彭斌,通過參加“村讀”活動愛上了閱讀。在巫山,“村讀”活動不僅提升了鄉親們的文化素質,也為和美鄉村建設提供了精神動力。

  “村BA”“村超”火爆,“村晚”“村舞”出圈……今年以來,農業農村部會同中國文聯等有關單位組織開展“大地流彩·全國鄉村文化振興在行動”系列活動,各地舉辦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打造了一批“農字號”“村字號”文化IP,豐富廣大農民群眾文化生活,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環境美,收入增,文化豐……各地聚焦農民群眾普遍關心的民生實事,辦一件成一件,廣大農民群眾在鄉村全面振興中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3.2%,鄉村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科技為農業現代化插上騰飛的翅膀”“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完善強農惠農富民支持制度,充分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

  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義渡口鎮3萬畝小麥良種繁育基地,小型田間氣象觀測站、高清攝像頭、衛星傳感器等高精尖設備齊上陣,實時採集田間數據。義渡口鎮解家村村民解俊亭,這個種地“老把式”如今有了大數據指導,“種地更輕鬆更科學,增產又增效。今年我家的育種小麥,每公斤比普通小麥多賣了兩毛錢。”

  建設農業強國,利器在科技。全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3.2%,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4.3%,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6%,大田種植信息化率達26.4%。希望的田野上,科技動能激蕩。

  江西省永豐縣古縣鎮繼田村草珊瑚種植基地裡,村民們忙著除草。“我們採取‘村集體+國有林場’合作經營模式,林下套種400畝草珊瑚,明年預計能為村集體增收20余萬元。”繼田村黨支部書記羅忠平說。

  永豐縣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先行試點為契機,創新實施“國有林場+龍頭企業+村集體+農戶”的林下經濟發展模式,讓專業的人帶領大伙兒一起干專業的事,全縣林下經濟面積近48萬畝,去年總產值達到33.8億元,帶動6萬余戶農戶每戶年均增收超3000元。

  今年,農村重點領域改革穩步推進,集體林改全面深化,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整省試點啟動,農村集體“三資”監管突出問題集中專項整治行動深入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持續發展壯大,不斷創新組織帶動小農戶機制,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科技打頭陣,改革添動力,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鄉村發展活力潮涌,人才、資金、技術、信息等要素加速向農業農村流動。

  “鄉村發展條件越來越好,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回來干事創業。”天津市濱海新區太平鎮友愛村大棚裡,90后返鄉大學生、村黨總支書記王曉航忙著為村裡的冬棗直播賣貨。在她的帶動下,村裡建起了一支由返鄉創業人才組成的直播隊伍,今年銷售冬棗100多萬斤,帶動棗農增收300多萬元。

  放眼全國,返鄉創業就業蔚然成風,返鄉入鄉人才運用現代化理念,採用現代化技術,有力促進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廣袤田疇,鄉村全面振興扎實推進,農村發展更有活力。前三季度,全國鄉村消費品零售額47695億元,增長4.4%,增速快於城鎮1.2個百分點﹔農村網絡零售額增長8.3%,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增長18.3%,每天有超1億件快遞進出農村﹔全國鄉村旅游接待人數為22.48億人次,同比增加15.5%。

  “農村天地廣闊,農業大有可為。”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定信心、鉚足干勁、苦干實干,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不斷取得新成效,向著建設農業強國目標穩步邁進。

  《 人民日報 》( 2024年12月17日 01 版)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