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成都青羊:精耕優質服務土壤 綻放“企業滿園”繁花

2024年12月13日10:31 |
小字號

企業招聘會現場。
企業招聘會現場。

10月,成都智明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新廠房暨生產基地,在航空智能集成創新園A區正式啟用﹔11月,四川巽飛航空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的新款無人飛行器——“文鰩”eVTOL,精彩亮相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11月,《激流·家》在少城劇場順利完成6場演出﹔12月中旬,西村LIVE將正式啟幕……

一頭是尖端的科技,一頭是深厚的文化,兩個園區,兩種截然不同的定位,但身處兩個園區內的企業卻以相同的發展勢頭蓬勃向上。這背后,是成都市青羊區筑牢發展“硬支撐”、營造良好“軟環境”,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企業服務的生動寫照。園區企業的強勁發力,也彰顯著青羊區持續強化園區保障效能,提升園區運營水准,扎實開展“立園滿園”,認真書寫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答卷的積極作為。

自青羊區推動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推進會議召開以來,青羊區更加鮮明“抓經濟必須抓園區”導向,堅定不移為企業穩健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精耕優質服務土壤,綻放“企業滿園”繁花。

優質服務 護航“企業滿園”

11月26日,由四川人民藝術劇院創作的新劇《激流·家》在少城劇場完成了全國首演,接下來的演出更是一票難求。誰能想到,這部根據巴金小說《家》改編的劇,在開演之前還面臨著諸多問題。

一部新劇的上線,宣發尤為重要。為此,青羊區文體旅局邀請了少城街道、星光華影公司等單位現場為劇組答疑解惑。“我們需要青羊區相關部門聯合宣發,幫我們擴大影響力。”“想在祠堂街做一些裝置藝術,對劇場進行引流。”……當省人藝提出需求后,現場工作人員紛紛根據需求作出相應的回應並積極協調落地。

西村LIVE將於12月14日首演,從看場地、辦手續到項目落地、正式首演,西村現場(成都)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隻花了不到半年時間,“每走一步程序,甚至是梳理相關政策,光華街道和青羊區文體旅局都對我們進行了一對一的服務和指導。”該公司相關負責人易超介紹,“在項目落地上,實實在在地提供了很好的服務,讓我們感受到了青羊良好的營商環境。”

在青羊,每個項目的背后都活躍著一支由“一對一”服務專員構成的企業服務專班,能提供科技孵化、技術評估、資產運營、財務金融、知識產權等多方位專業化服務﹔在產業園區,“青企通+惠企窗”“線上+線下”雙軌並行服務模式,讓市場監管局、新經濟和科技局、規自局、生態環境局、住建交局等部門服務紛紛下沉園區,實現“園區事園區辦、企業辦事不出園”。

正是有了這樣的服務保障,2024年以來,成都青羊經開區新增巽飛科技等高新技術企業20家,新增中電智慧等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6家,新增華東電氣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完成新增上雲企業50家以上。

“除了設備數量增加、規模擴大,新廠房還配備了更多先進生產工具,使得智明達生產基地的現代化程度進一步邁上新台階。”在成都智明達新廠房暨生產基地啟動儀式上,成都智明達董事長兼總經理江虎坦言,因為有了良好的營商環境,各級政府的政策支持、資源助力和悉心指導,才讓成都智明達能夠在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誠然,如智明達、四川人民藝術劇院、西村現場(成都)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這樣的企業,為產業園區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青羊也通過政策賦能,優化管理運營體制,筑牢基礎設施“硬支撐”,做好金融、法律等“軟服務”,加快推進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定期監測園區營商環境服務質效,讓園區綜合服務更優質、生活配套更便利、生態環境更優美。

據介紹,青羊區以“優化提質、特色立園,賦能增效、企業滿園”行動為牽引,聚焦企業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務,建設園區政務中心,設立企業服務專區,將政務服務窗口向園區延伸,推動“政策跟著產業走、服務圍著產業轉”,促進園區行政效率和服務水平提升。立足園區企業服務需求,設立3個綜合受理窗口,配置6名工作人員,構建“社保醫保、行政審批、勞動仲裁”等涉企事項“一站式”服務體系,實行無差別受理、同標准辦理,實現政務服務進園區,企業辦事不出園。截至目前,累計服務園區企業400余家,完成園區企業事項咨詢及辦理500余次。

做強軟實力 激活發展新引擎

園區興則產業興。作為產業發展的重要空間載體,園區是技術、資金、人才等各類要素的天然集聚地,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園區不僅要增強硬支撐,更要做強軟實力,不僅為企業排憂解難,更為企業搭建產業要素平台。

在搭建平台上,少城國際文創谷連續舉辦5年的“9+1”企業服務會,已然成為園區的一張名片。據文創谷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9+1”,“9”代表9家已經落地青羊區的企業,“1”代表1支隊伍,其中包含文創谷管委會+區級相關部門+屬地街道辦事處+相關文創產業園區+專家組。每次活動,管委會根據不同主題邀請相關的文創企業參加。比如,在文殊坊街區舉辦的一次企服會,邀請了成都蜀江錦院織繡有限責任公司、成都郝淑萍蜀繡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室、四川劉氏竹編工藝有限公司、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青羊支行等9家企業相關業務負責人,各企業、單位圍繞主題進行了熱烈的交流發言,有針對性地進行了1對1溝通,以此達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調發展、聯袂進步的目的。

行業人才稀缺,應加大宣傳力度,留住和引進人才﹔動漫與產業、農業、文旅相結合發展﹔產業園區串聯起來做文創+消費的市場模式﹔演藝行業可以資源共享……每一次企服會上,企業與政府、企業與企業之間都能碰出新的火花,有些企業還達成了合作協議。

一邊是少城國際文創谷持續做強青羊文創“9+1”企服會品牌,搭建產業要素對接平台﹔另一邊是圍繞“拓市場、降成本、給場景、搭平台”,持續深入開展“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工作。

對於成都青羊經濟開發區來說,“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一直都在常態化開展,從稅費減免到創業扶持,從資金補助到市場開拓,從環境營造到生活圈構建……全方位、多角度的貼心服務,讓企業能夠輕裝上陣,在發展的道路上更加順暢。

據了解,為精准服務企業,截至目前已走訪對接企業600余次,解決成都智明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航空產業配套標准廠房項目入駐、四川雲背簍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微型食用菌移動數智成套裝備——移動智能菇房應用場景建設、成都賽普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危化品許可証照辦理等企業訴求200余條,對接友成通達、東科信開展企業回遷,指導20余家“擬上規”企業填報申報材料,全流程服務企業“升規提質”。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近年來,“文化+金融”已成為青羊區文化產業發展的顯著特點和重要成果,成為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位於青羊區的成都市文化金融服務中心就意在打造文化金融新地標,為文化企業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

“接下來,將繼續統籌做好政策、金融、人才等‘軟服務’,推動政策跟著企業走,聚焦演藝演出等特色產業方向研究制定少城國際文創谷產業發展專項政策,設立園區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對於園區發展,少城國際文創谷相關人員這樣說道。

招商引智 建留才“生態圈”

今年9月,一場跨越700多公裡的“引才專列”駛進西北工業大學。“航空新城走進知名院校 高端人才匯聚航空新城”專場招聘會如約舉行,來自成都市青羊區航空新城的30余家重點企業“組團”赴現場攬才,共提供300余個優質崗位,需求以碩博人才為主,1000余人向意向單位投遞簡歷。

企業要發展,關鍵在人才。而人才招聘,事關地區良好信譽與形象,考驗各地引才智慧與發展決心。

此外,少城國際文創谷與四川師范大學科技園也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進一步深化校、地、企文化創意合作,發揮四川師大科技園在高校文創科技成果轉化、文創知識產權保護、研學實踐及教育培訓方面的人才與科研實力,助力少城國際文創谷構建文創產業生態圈和創新生態鏈,不斷提升青羊區文創產業核心競爭力。

企業要發展,關鍵在人才。近年來,青羊區重點聚焦區內企業人才需求,通過黨建引領、建強招引機制、做實人才招引、做優人才保障等機制,探索打造了“政府搭台、校企參與、組團招聘”的引才模式、“管委會+行業協會+龍頭企業+行業領軍人才”共建共治共享模式、“人才+項目”引才模式,實施“青睞工程”產業建圈強鏈人才計劃,多措並舉構建引才、留才“生態圈”。

在人才引育方面,青羊航空新城有其獨特優勢。發布“城市機會清單”、組建“招商引智”專班、創新“項目+院士”“產業+項目+人才”等協同招引模式……一個接一個的政策措施“組合拳”頻出,為企業及人才提供的資源、資金和載體等要素保障服務更加精准,吸引了眾多企業和人才團隊的入駐。同時,為滿足航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對各類高端研發人才及高技能人才的強烈需求,青羊區還出台《青羊區實施“青睞工程”產業建圈強鏈人才計劃的若干措施》,通過搭建四川省創新共同體工業軟件創新中心、成飛·青羊創新中心等重大創新平台,為人才引進助力。

數據顯示,當前,青羊經開區已集聚44個企業技術中心、8個院士(專家)工作站、8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4個產學研聯合實驗室,累計引育包括院士等高層次人才2166名,航空產業高層次人才佔比超30%。少城國際文創谷依托人力資源產業園服務平台,強化主導產業人才引進,培育文化旅游產業專家智庫,深化校地企合作,建立演藝人才培訓基地,促進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下一步,成都市青羊區將探索更具活力的引才用才機制、完善更有成效的育才強才模式、打造更加優質的人才服務生態,持續招引一批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產業細分領域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和團隊,制定科技創新、科技金融、產業培育等支持政策,推動以頂尖人才團隊為核心的新型研發機構落地青羊,持續打響全省人才工作先行示范區品牌。

千方百計為企業搭平台拓市場、聚資源引項目、降成本強保障,助力企業實現更大發展,成都市青羊區正竭盡所能,以深度服務的至誠態度推動政企一心,加快把園區建成全區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主引擎。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