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四川電信打造數字鄉村新生態

人民網 王凡
2024年12月05日14:22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背景下,四川正積極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力求通過信息化手段提升鄉村治理能力,促進農業現代化,增強農村經濟發展活力。中國電信四川公司作為“網絡強省”“數字四川”建設的主力軍,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充分發揮自身的技術優勢,深入參與數字鄉村建設項目,以科技為筆,描繪出一幅幅生動的數字鄉村畫卷,為四川鄉村振興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科技助力,繪就糧倉新“豐”景

走進眉山市永豐村的千畝高標准農田,綠油油的水稻隨風搖曳,滿目生機。這裡是四川省標准化程度最高的高標准農田示范樣板村,也是全省規模最大的水稻新品種新技術中試基地。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科技的力量正悄然改變著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

站在田間,可以看到無縫覆蓋3340畝良田的全自動孢子捕捉分析儀、虫情監測信息自動採集系統、作物長勢監測等數字農業設施設備。這些先進的設備如同農田的“守護者”,為天府糧倉數字永豐大數據平台提供了大量寶貴的數據支持。輔以天上的遙感衛星,空地一體,共同織就了一張為農事提供精准智能服務的智慧網絡。

IMG_256

全自動孢子捕捉分析儀。四川電信供圖

“過去,10多個人一天施肥不到100畝。如今無人機施肥一天能作業兩三百畝,效率大幅提升。”永豐村的種糧大戶邵國東感慨地說。

邵國東是村裡最早一批嘗試使用植保無人機進行水稻施肥作業的農戶之一。他熟練地操作著無人機,看著它在空中平穩飛行,將肥料均勻撒在稻田上,這不僅減輕了人工勞動強度,還大大提高了施肥的精度和效率。在永豐村,從育秧、播種、施肥、灌溉到收獲,水稻種植的各個環節已基本實現機械化。這一成果的背后,是科技智慧的堅實支撐。2023年9月,四川電信結合人工智能、新能源太陽能、5G物聯網技術等科技手段,量身為永豐村打造了天府糧倉數字永豐大數據平台。經過近一年的努力,該平台已基本建成並投入使用。

據中國電信眉山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平台為種植戶提供了全方位的技術支持。首先,它能根據季節變化和農作物生長特性,為農民提供種植建議,以達到最高的經濟收益。農民們不再僅僅依賴傳統經驗,而是依據科學數據進行種植決策。例如,平台會根據土壤濕度、氣溫、光照等因素,推薦最佳的播種時間和施肥量,幫助農民實現精准種植。農產品溯源系統的建立健全,增強了農產品的透明度和信任度,也增加了消費者的購買信心,從而提高農民的收入。通過掃描二維碼,消費者可以了解到每一粒大米的種植過程、生長環境和質量檢測報告,真正實現了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追溯。數字平台的遙感大數據成果則為全省農田耕地的監測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這一系統通過對土地的非糧化現象進行監控,力促耕地資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護。通過對農田的實時監測,平台為政府部門提供了決策依據,有助於維護糧食安全,保障農業可持續發展。

“有了這個平台,我們的農業生產更加科學、高效。”永豐村的另一位農戶王大伯說,“以前靠天吃飯,現在靠科技種田,心裡踏實多了。”

在科技的助力下,永豐村的農業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農民的收入穩步增長,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數字驅動,構建農業供銷新生態

清晨的陽光洒在田野上,家住雅安市天全縣的張大哥通過手機上的鄉村振興雲平台,輕鬆下單了農資,不一會兒,供銷城鄉網約車就將所需物資送到了他家門口。這樣的場景,在天全縣已成為常態。

天全縣地處四川盆地西部邊緣,這裡山清水秀,物產豐富,卻也因地處偏遠而面臨諸多發展挑戰。在這裡,一場關於農業現代化的變革正在發生,它不僅解決了天全縣供銷系統的資金、管理、平台和運營等多重難題,更為這裡的農業現代化注入了一股強勁動力。

中國電信雅安分公司攜手天葉現代農業服務有限公司及當地供銷系統,精准施策,共同打造了一座農業信息化的燈塔——鄉村振興雲平台。這個平台集信息共享、權威發布、訂單管理和物流配送等功能於一體,不僅有效整合了當地農業資源,還推動了供銷業務的數字化轉型,惠及廣大的農業商戶。在此基礎上,一系列創新舉措應運而生:“數字供銷”讓信息流通更加快捷﹔“天全供銷一卡通”實現了服務的一站式解決﹔在鄉村財務中心,村民們可以享受到專業的財務咨詢和金融服務,而在城鄉供銷服務社,村民們可以一站式購買到品質有保障的商品。供銷城市配送、供銷城鄉網約車、財務中心等系列新業態的出現,為天全縣構建了一個全新的供銷城鄉融合生活生態圈。

“以前種地,愁的是銷路,現在有了這個平台,我們的農產品不愁賣,還能賣出好價錢!”村民李大姐興奮地說。從前,像李大姐這樣的農戶最擔心的就是農產品的銷售問題,但現在,一切都變得輕鬆了許多。通過雲平台,農戶可以直接與消費者對接,減少中間環節,不僅保証了農產品的新鮮度,也讓農戶能夠獲得更高的收益。

不僅如此,天全供銷還充分利用自身作為合作經濟組織的優勢,聯合全縣79個村集體經濟組織,共同出資成立了天全縣鄉村振興運營公司,致力於鄉村振興雲平台的持續開發與運營。未來,天全縣將繼續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不斷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數字賦能,創立智慧治理新模式

在宜賓市劉家鎮的大廟村,一條融合傳統與創新的道路正逐漸鋪就。該村與中國電信緊密合作,積極探索群眾參與的新模式,成功構建了一個以“數字鄉村管理平台”為核心的智慧治理體系,為鄉村治理注入新的活力。

借助雲網融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大廟村的數字鄉村管理平台整合了全村的人口、土地、產業、黨務、村務等基礎數據,實現了多維度數據的匯聚,有效推進了鄉村治理的智能化和精細化。這一平台不僅成為村委會高效管理的有力工具,還通過可視化大屏構建了數字化的村務台賬,為決策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持,顯著提升了治理效能。在“村級大屏場景”的助力下,各類村級數據得以直觀展示,便捷的歷史數據查詢功能進一步為村務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使信息獲取和歷史溯源變得簡單高效。此外,大屏還集成了平安視聯、事件處理管理、突發事件線上調度等多項功能,實現了對鄉村治理的全方位覆蓋。

數字鄉村管理平台給村民帶來的便利觸手可及。四川電信供圖

對於村民來說,數字鄉村管理平台帶來的便利觸手可及。在手機應用上,村民可以通過語音上報、文字上報等功能,方便快捷地反映問題、提出建議。同時,平台還提供了補貼查詢等實用功能,讓村民能夠隨時了解相關政策信息,確保自己的權益得到保障。通過這一平台,村民不出家門就能快速知曉村裡的大事小情,參與家鄉建設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調動。

目前,大廟村的日常工作已全面實現數字化管理。無論是通過電腦端還是手機端,管理人員都能隨時隨地對村務進行管理,極大簡化了日常工作流程。大廟村還採用了網格化人員管理方式,通過數字平台將每個網格區域的人員信息進行整理,提高了人員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科技之花正絢爛綻放,數字之翼正助力騰飛。借助四川電信數字化能力,田間地頭處、農業廠房裡,處處可見“數字引擎”助推鄉村振興的火熱景象。“數智”元素正點點滴滴融入鄉村生活的各個場景,徐徐繪就出一幅幸福鄉村新圖。面對新時代的發展要求,中國電信四川公司將繼續攜手各界,加快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數字鄉村建設的投入力度,不斷創新應用場景和服務模式,共同書寫四川鄉村振興的輝煌篇章。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