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實驗區(校)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成果展示活動在成都青羊舉行
11月27日,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成都市青羊區人民政府主辦,成都市青羊區教育局承辦的2024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實驗區(校)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成果展示活動在青羊區開幕。本次活動以“深入實施素質教育 塑造立德樹人新格局 助力教育強國建設”為主題,匯聚全國各地專家學者和教育同仁,共鑒實驗區(校)高質量課堂,共啟教育教學改革新征程。
50多場高品質課堂 互學互鑒推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自2008年開始,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便在全國范圍內布局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與地方政府緊密合作,共同探索中國特色區域教育綜合改革。遵循“院區共建、整體推進,科研引領,創新發展”的工作方針,各實驗區持續推動地方教育綜合改革向縱深發展,培育孵化出一批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和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的改革成果。
“全面展示實驗區(校)教育創新成果,加強實驗區之間的經驗分享與交流互鑒。”中國教科院教育實驗協作處處長李永明表示,本次活動分為“堅持立德樹人主線·提升課堂教學水平”第九屆高質量課堂展示活動和“踐行教育家精神·提升學校治理水平”首屆書記校長辦學思想與實踐創新交流活動兩大論壇,展示50余場高品質課堂,聆聽30位書記、校長的辦學實踐﹔期待各位專家學者和教育同仁圍繞主題,交流思想、碰撞智慧、互學互鑒,共同推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攜手出發 共同破解教育綜合改革發展難題
青羊區長期堅持貫徹教育優先保障、教育優先合作、教育優先發展的理念, 高質量推進教育現代化,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教育強區。青羊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兆容表示,青羊區與中國教科院歷經三輪共建戰略合作,在中國教科院的大力支持與指導下,積極探索教育綜合改革的方向和路徑,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對高質量教育的現實需求。期望以本次活動為契機,與中國教科院各實驗區(校)攜手出發,共同破解教育綜合改革發展難題。
成都市委教育工委委員、成都市人民政府總督學石斌說,近年來,成都市多措並舉,形成了一批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教育改革發展經驗成果,持續激發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能。四川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陸衛江表示,四川省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改到深處是制度、是文化、是理念、是生態,隻有從整體性、系統性的生態觀念出發,高質量課堂才能真正落地生根。”中國教科院副院長劉貴華從共研綜合改革之勢、共商課堂變革之策、共謀學校創新之道、共聚協同發展之力、共筑教育強國之基5個方面分享了深化區域教育綜合改革的實施路徑。
青羊區委教育工委書記,青羊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何媛以“慧治善教 育人育才 高質量推進教育教學改革走深走實”為題,從課標引領、課程主導、課堂精耕等方面分享了青羊實驗區教育教學改革經驗,並表示青羊區將以高水平建設全國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為契機,著重在基礎教育擴優提質上久久為功、持續發力,為建設教育強國貢獻青羊力量。
突出“思政引領力” 探索以人為本的高質量課堂
開幕式上,一堂精彩且深具啟發性的科學課吸引了眾多參會者的目光。這堂名為“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的科學課由成都市實驗小學老師李孟朦執教。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李孟朦引入了AI生物學家作為課堂輔助工具,為學生們提供了更加豐富和專業的科學知識和學習體驗。這堂科學課不僅讓與會嘉賓見証了科學新課標理念的生動實踐,更讓他們深刻感受到高質量課堂教學所帶來的魅力和成效。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黨委書記、研究員楊志成在開幕式上作“未來教育與未來課程”主旨報告。他通過一堂生動的問題導向課堂,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提出“教是為了不教”“用有限的課時撬動無限的學時”的教育理念。楊志成認為,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教學的終極目標是為了不教,要實現從學會,走向會學、愛學。
中國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所所長李鐵安指出,高質量課堂應旗幟鮮明地堅持立德樹人的價值導向,突出“思政引領力”,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培育科學家精神,更加注重對學生關鍵能力、學科素養和思維品質的培養。他強調,要以教育科研支撐、驅動、引領教學改革,不斷提升課堂育人質量。
青羊區教科院附屬實驗學校黨總支副書記、校長李朋則分享了數字化賦能教育的感悟,提醒教師要正確認識並合理利用數字化工具,同時學校應加強對教師的數字化培訓,提供必要的平台支持。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科學與工程教育專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素認為,科學教育要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具有科學家的精神,要讓學生具備科學素養、科學思維,落實到課堂中,就要給學生創造更多探究和創造的機會,要強調學生的學習在真實的情境和任務當中發生,老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要以問題鏈來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在真實的活動當中去探究問題,發現問題,同時要鼓勵他小組合作來共同學習。
青羊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青羊區將繼續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從制度、文化、理念和生態等多個方面入手,構建更加完善的教育體系,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而不懈努力,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更多青羊智慧和力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