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追夢者”羅威:從敘永走向北京
四川盆地的邊緣,有一個名叫敘永的小城。這裡山清水秀,人杰地靈。羅威,一個生於斯、長於斯的敘永之子,不僅是一名執業律師,也是敘永縣音樂家協會的理事,一位對民歌充滿熱愛的歌唱愛好者。
羅威與民歌的緣分始於童年。他在還未上學前,認識一位老表會吹笛子,笛子的美妙悠揚的聲音在他的幼小的心靈中生根發芽。他甚至用海椒钎和竹筒自己制作笛子,不小心用海椒钎烙在左小腿上,至今還能看到傷疤。但他依然沒有放棄,直到能用自制的笛子熟練地吹出曲子。上小學后,又遇到一位會吹笛子的老師,在他老師的指導下,第一次登上當地的完小學校用笛子演奏《贊歌》。在學校老師教唱的歌曲中,從《信天游》《黃土高坡》到《少年壯志不言愁》,再到《血染的風採》《媽媽的吻》,他都非常喜歡,也能完整地唱下來。
在上初中時,有一個教音樂的老師發現他愛好唱歌和樂器,就推薦他參加了兩次學校的歌詠比賽,均獲得了第一名。至今他還記得參加歌詠比賽的歌曲分別是《駿馬奔馳保邊疆》《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從此,他心中便種下了對民歌的無限憧憬和熱愛。隨著歲月的流逝,這份憧憬逐漸生根發芽,最終成為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也許由於家庭條件、學習環境等諸多因素影響,在后來的上學中,他也自學了一些樂器,如口琴、二胡、吉他等,但沒有專業的老師指導,他自己也感到遺憾。在業余學習時間中,也愛好文學,寫了一些小詩,文章在報刊雜志發表過。
成年后通過學習通過了國家司法考試,在繁忙的法律工作之余,羅威總是抽出時間唱上幾句,尤其鐘愛那些充滿鄉土氣息的民歌。2015年,他參加了敘永縣司法行政系統歌詠比賽,一首《最美的歌兒唱給媽媽》獲得一等獎。在參賽后他認識了兩位專業的音樂老師,也得到了老師的指導,他感到無比的欣慰。多年來,羅威積極參與各類文藝演出活動,無論是省市縣級的文藝晚會,還是社區街道的公益演出,都能見到他活躍的身影。他在台上演唱過的歌曲至今有40余首。他的歌聲不僅為觀眾帶來了美的享受,更為自己贏得了無數贊譽和榮譽。他的歌聲清澈而有力,仿佛能夠穿透時光的隧道,將人們帶回那個純真的年代。他的演唱風格獨特,既有傳統的韻味,又不失現代的氣息,深受聽眾喜愛。
2024年6月,對於羅威來說,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時刻。在全國民歌大會的海選中,他憑借一首《幸福山歌》在敘永縣音樂家協會的舞台上脫穎而出,成功晉級瀘州展演區並獲得銅獎。這首歌曲不僅唱出了他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更唱出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幸福感。
2024年8月,羅威受邀前往北京參加中國民歌大會的總決選。站在更加寬廣的舞台上,他再次唱響了那首熟悉的《幸福山歌》。這一次,他的歌聲不僅征服了現場的觀眾,更贏得了評委們的一致好評,最終榮獲銀獎。這一成就不僅是對他歌唱實力的肯定,更是對他多年來堅持追求夢想的最好回報。
羅威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他多年來不懈努力和堅持的結果。作為一名專業律師,他在法律領域同樣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得到許多業內人士的肯定。2021年11月被所在單位推薦和同事一起參加敘永縣第一屆法律服務行業模擬法庭大賽,獲得一等獎。
然而,他從未放棄過對民歌的熱愛和追求。他深知,民歌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他希望通過自己的演唱,讓更多的人了解民歌、喜愛民歌,從而傳承和發揚這一優秀的傳統文化。他曾將自己在2016年敘永縣青年歌手大賽中獲得的獎金3000元及獎品電視機全部捐贈給了學生和事業機構。這一善舉不僅展現了他的高尚品質和無私奉獻精神,更為社會傳遞了一份正能量。
如今,站在新的起點上,羅威並沒有停下腳步,而是繼續追逐著自己的夢想。他計劃在近期舉辦一次個人獨唱音樂會,將這份對民歌的熱愛與更多人分享。這場音樂會不僅是他對過去努力的總結,更是他對未來夢想的展望。
“音樂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而民歌則是我靈魂的歸宿。”羅威如是說。他希望通過自己的歌聲,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民歌的魅力和力量,讓這份古老的藝術形式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當然,實現夢想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在追求音樂的道路上,羅威也曾遇到過困難和挫折。但他從未退縮過,而是選擇勇敢面對,不斷挑戰自我。正是這份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對夢想的執著追求,讓他最終走到了今天。
回顧羅威的成長歷程,我們不禁為這位民歌追夢者的堅持與努力點贊。從敘永的小城到北京的大舞台,他用自己的歌聲詮釋了對民歌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理解。他的故事激勵著更多的人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無論身處何地,無論面臨何種困境,都要保持初心,砥礪前行。
展望未來,我們對羅威充滿了期待。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他將以更加成熟的姿態站在更高的舞台上,用他那清澈而有力的歌聲繼續唱響對祖國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我們也期待他能在法律領域取得更大的成就,為社會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裡,羅威的故事如同一首勵志的歌曲,激勵著我們每一個人不斷追求自己的夢想。讓我們攜手共進,共同書寫更加美好的未來!
羅威的成功也許並非孤立的個案,而是眾多民歌愛好者共同努力、傳承和發揚的結果。在他的背后,有著一群同樣熱愛民歌、致力於推廣民歌的人們的支持和鼓勵。他們或許沒有羅威那樣的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但他們的付出和努力同樣值得我們尊重和銘記。
正是有了這樣一群人的存在,我們的民歌文化才能得以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因此,我們應該向所有為傳承和發揚民歌文化作出貢獻的人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我們再次回到羅威的故事中來。這位從敘永走出的民歌追夢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夢想與堅持。他的故事告訴我們:無論身處何種環境、面臨何種困難,隻要我們心中有夢、腳下有路,就一定能夠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之路。
作者:劉光富
來源:敘永縣融媒體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