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川攜手:“三真三實三化”照亮南江退役軍人關愛路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近年來,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在浙川東西部協作的有力推動下,聚焦烈屬和困難退役軍人家庭幫扶,創新推行“三真三實三化”工作法,為這一特殊群體送去了實實在在的溫暖與關懷,在大巴山深處譜寫了一曲動人的協作贊歌。
真心實意,走訪慰問常態化
南江縣以鄉鎮(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為依托,深入調研烈屬和困難退役軍人家庭狀況,詳細記錄他們的需求與期盼,為后續精准幫扶奠定基礎。無論是身患重病的退役軍人廖先生收到慰問金與生活物資時的感激,還是烈屬岳先生在免費體檢現場的由衷贊嘆,都彰顯出常態化走訪慰問工作的成效。
南江縣不僅在傳統節日如元旦、春節或“八一”期間開展大規模走訪慰問,為6000余名烈屬和困難退役軍人送去生活物資﹔還在平日裡組織健康體檢、義務理發、家電維修等公益服務。累計308人次的烈屬健康體檢,1600余次的各類公益服務,讓他們切實感受到社會的尊重與關愛,幸福感與獲得感顯著提升。
真幫實扶,產業發展明晰化
東西部協作項目資金如同一把鑰匙,開啟了南江縣退役軍人產業發展的新大門。在公山鎮橋壩村,“四園”建設如火如荼。村集體茶葉產業園和退役軍人家庭茶葉、金銀花、南江黃羊產業園在“三統一”“兩優先”“一分紅”機制保障下,煥發出勃勃生機。退役軍人孫杰見証了水池維修加固后農田灌溉的便利,而眾多退役軍人家庭也在茶葉、金銀花種植與黃羊養殖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收益。12名退役軍人自種茶葉50余畝,3000余人次的脫貧勞動力和退役軍人家庭成員入園務工,人均年增收1800余元,這一組組數據背后,是產業幫扶帶來的希望與活力。
大河鎮永坪寺村同樣探索出了獨特的發展路徑。村集體資產管理公司+合作社+烈屬的工作機制,購置農用機械組建助耕隊,免費為烈屬及困難退役軍人耕種。“沐陽金銀花”品牌的成功打造,既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又讓烈屬人均年增收400元。全縣范圍內,“橋壩大岩山茶”“沐陽金銀花”等7個兵品牌茁壯成長,22家退役軍人創辦的企業蓬勃發展,涉及多個行業的“兵產業”環線2條順利建成,為地方經濟注入了強勁動力,也為退役軍人提供了廣闊的創業就業舞台。
真抓實干,項目建設精准化
南江縣在項目建設上精准發力,讓每一分協作資金都發揮出最大效益。縣光榮院改造后,集中供養對象陳楚元對居住環境的改善贊不絕口﹔長赤鎮退役軍人服務站提檔升級,為退役軍人提供了溫馨便捷的辦事環境﹔光霧山退役軍人驛站的貼心服務,讓過往退役軍人感受到了家的溫暖﹔烈屬沈前忠家中的煥然一新,更是體現了對烈屬居住條件改善的重視。
從烈屬房屋維修改造到鄉鎮(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提質,再到光榮院改造,一個個項目精准對接需求,補齊短板。6戶烈屬房屋得到精准改造,12個鄉鎮(街道)、村(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提檔升級,新建光霧山桃園社區退役軍人驛站等舉措,不僅改善了硬件設施,更營造了濃厚的擁軍崇軍氛圍,增強了退役軍人的歸屬感。
南江縣通過“三真三實三化”工作法,在浙川東西部協作的大框架下,走出了一條具有特色的烈屬和困難退役軍人家庭幫扶之路。這一模式不僅溫暖了7000余名烈屬及退役軍人的心,也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借鑒的寶貴經驗,在鄉村振興的偉大征程中,讓退役軍人這一群體成為了一道閃耀的風景線,繼續為地方發展貢獻力量,續寫著新時代的軍民魚水情。(吳濤、何春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