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基層聯播

成都雙流:文化惠民走基層,一場家門口的視聽盛宴

2024年11月18日12:32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具有雙流特色的節目表演。活動方供圖
具有雙流特色的節目表演。活動方供圖

近日,為更好滿足廣大市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由成都市委宣傳部、市委社會工作部主辦的2024年成都市“走基層”文化惠民活動暨第三屆社區藝術季活動在雙流彭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舉行,為上千市民表演了一場家門口的視聽盛宴。

文化惠民 同享雙流原創特色

據了解,本次活動以“樂動蓉城、筑夢空港、幸福雙流”3個篇章為主題,邀請了15個來自雙流區群眾文化藝術節、廣場舞大賽、四川省街舞大賽等活動的原創精品節目,從歌舞到樂器、從快板到雜技,完美地展現出雙流群眾文化藝術成果。

當晚,演出用一首悠揚的器樂合奏《邊防騎兵進行曲》拉開序幕。表演者們精湛的演技將劇中人物的情感展現得淋漓盡致,瞬間把現場氣氛推向高潮,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在樂動蓉城篇章中,雙流花兒舞蹈隊的《太陽姑娘》節目,舞動出“雪域輕舞歌悠揚,錦繡華裳韻似芳﹔豪放靈動情如火,奔放熱烈似太陽”的畫面,現場再次掌聲雷動。隨后,小合唱《如願》《唐印》等節目依次登台表演,整台演出緊緊圍繞群眾文化藝術惠民等主題,其內容展示雙流特色的同時,同觀眾分享了民生工程帶來的紅利。

筑夢空港 破解幸福密碼

在第二篇章“筑夢空港”的表演中,快板《老年朋友的幸福生活》講述“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故事。老人們在公園城市中悠然舞動,在棋局中激情對弈,在社區活動裡歡聲笑語,展現了雙流老年文化生活的怡然自得般幸福。

葫蘆絲合奏節目《沉胭》上台時,讓觀眾用心聆聽這份古老情愫。葫蘆絲,這種古老的樂器,歷經千年依舊婉轉動聽。同樣,西南民族大學榮獲四川省第十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戲劇專業組二等獎音樂劇《同心村》的節目表演時,熱情的觀眾掌聲不斷。

“幸”之所至,“福”在雙流,以幸福為注腳的人與城注定是一場互為光亮的雙向奔赴,匯成了這座城市的閃耀……從空港花田的熊貓文化到鄉村振興的文化場景,從彭鎮老茶館的古色古香到公園城市的文化擔當,公園城市蘊藏的幸福密碼無處不在。

幸福雙流 文化創新樂在其中

假如用一首歌能表達雙流人民的幸福生活,那就是雙流版的《可能》。在第三篇章“幸福雙流”的表演中,舞蹈《楊柳河水浪悠悠》引來現場觀眾雷鳴般的掌聲。“好,好,好!這個節目太巴適了,把我們彭鎮過去的水碼頭演繹得淋漓盡致,仿佛讓我看到了曾經楊柳河的繁華盛景……”居民郭銀輝說。

彭鎮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尤其是彭鎮水碼頭,它以一巷一閣一碼頭組成,因曾經水運繁榮,成為成都平原有名的水碼頭。每日百余艘木船停泊,河風吹拂,水中燈影散亂如點點繁星。如今,彭鎮以老街和老茶館為載入點,以鄉村振興文旅融合為契機,讓彭鎮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游客都願意來的網紅打卡地。

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彭鎮不僅有很多傳統老茶館,而且開起了很多時尚的新業態,比如咖啡館、攝影工作室、酒吧、民宿等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到家鄉過起了幸福小日子。

當晚還有一場街舞表演,用新穎的表演形式描繪出古蜀魅力。榮獲全省冠軍的街舞《俑·心》圍繞雙流的古蜀文化為願景,以考古工作者們尋找歷史的遺存物,解析分類、拼湊修復為敘事,以一尊東漢舞蹈灰陶俑原形,用舞蹈的形式展示在觀眾面前。舞者們身穿襦裙,面帶微笑,折腰翹臂,自舞成風。其靈動的舞者形象不僅帶給觀眾帶來了奇妙觀感,更讓觀眾現場感受到穿越時空、跨越千年的奇妙。這些靈動的陶俑們帶來的無限魅力,舞者們鮮活的表演讓延續至今的歷史文化依舊可遇、可觀、可品、可証。

雙流區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雙流區利用成都市“走基層”文化惠民的文藝演出活動,不僅為雙流區熱愛文藝的市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藝術才華的舞台,也讓更多居民享受文化惠民帶來的紅利,讓他們在美好幸福的生活中,實際感受到雙流是如何努力打造“人民滿意、群眾受益、社會認可”的系列文化惠民活動,不斷提升“文韻雙流、文化雙流”名片。同時,雙流將進一步激發居民參與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提升雙流區居民的幸福生活指數。(劉賢虎、王凡、實習生李岢洋)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