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實業興市 建設成渝中部現代化建設示范市
遂寧以位居四川第20位的轄區面積,創造了第13位的經濟總量、第8位的工業增加值、第7位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連續3年進入全省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評價同類地區的前3位。11月11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萬千氣象看四川”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遂寧專場。遂寧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會英在會上介紹,遂寧堅持實業興市,以新型工業化為引領,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加快建設成渝中部現代化建設示范市。
遂寧區位優越、文化厚重、產業興盛。在發布會上,劉會英以“融圈強鏈、三新兩端”等關鍵詞向記者分享了當地堅持實業興市,加快建設成渝中部現代化建設示范市的路徑。
“融圈”就是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配套成渝。這是遂寧推動區域一體化聯動發展的務實舉措。
首先看互聯互通。遂寧境內成達萬、綿遂內高鐵加快建設,遂渝擴容、成南擴容、南遂潼高速項目有序實施,安居機場建成投運,是成渝地區少有的同時具備“鐵、公、機、水”的樞紐城市。
其次看產業配套。作為國家陸港型物流樞紐,遂寧每年有超過50%的物流配送成渝,兼具物流中轉和集散優勢。劉會英還算了一筆賬:遂寧每年約50萬噸蔬菜、200余萬頭生豬端上成渝市民的餐桌,約56%的制造業產品供應成渝企業,鋰電新能源、電子信息等產業每年配套成渝的產值近200億元,可以說遂寧與成渝之間“既連著骨頭,更連著筋”。
最后看服務提質。遂寧以民生互通,構建群眾便捷“生活圈”,遂寧有28所學校與成渝地區26所學校結對共建、資源共享﹔推進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擴面,近三年成渝地區來遂就醫人次實現“翻番”……
“強鏈”是壯大主導產業鏈條。遂寧錨定省委賦予的“鋰電之都”定位,形成了基礎鋰鹽8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46萬噸、負極材料10萬噸、鋰電池31GWh、廢舊鋰離子電池綜合利用2萬噸的完備產能,落戶了西南首家碳酸鋰期貨指定交割倉庫,建成全國首家鋰電科技學院、國家鋰電材料及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等。
圍繞產業、依托企業、整合資源,遂寧努力推動中試創新、人才育新、產業向新,加快打造“輻射成渝、面向全國”的中試基地。
遂寧在鋰電新能源、電子信息、油氣化工、裝備制造等領域布局四大中試平台,研發的高性能鋰硫電池等產品填補國內相關領域空白﹔深化產教融合,把課堂開進生產車間,高校專業設置與重點產業關聯度高達95%以上,在遂寧專業技術人才達到8萬余人,成為人才聚集“窪地”﹔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115家企業實施“智改數轉”,積極布局低空經濟、人工智能、空天信息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兩端”就是抓好“城”與“鄉”互促共融。“我們堅持以工補農、以城帶鄉,強化農村三次產業聯動,在城鄉融合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劉會英舉例說,依托沱牌舍得企業,打造就地配套的優質酒糧基地16萬畝,帶動6萬余戶群眾和130余個村集體實現穩定增收。隨著城鄉融合發展不斷深入推進,遂寧城鎮化率提升至59.8%、居全省第三位。
會上,遂寧市政府相關負責人還就如何“培育產業集群”“因地制宜競逐產業新賽道”“引客入遂”“農業產業發展”等問題回答記者提問。(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秦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