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路邊茶 茶香四溢傳千年
茶馬古道雕塑
日前,2024年“非遺四川·百城百藝”項目名單揭曉,30項四川非遺品牌入選,雅安市的雨城·南路邊茶上榜。
俗諺雲:“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是中國人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飲品之一。
素來盛產茶葉的雅安,是川藏茶馬古道的起始地,也是最早向西藏輸入茶葉的原產地。雅安出產的黑茶,也被稱為南路邊茶。
2008年,黑茶制作技藝(南路邊茶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22年,雅安南路邊茶制作技藝作為“中國傳統制茶技藝”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南路邊茶逐漸成為雅安人文的一部分,影響深遠。
一條古道生百業
邊茶,並不是一種茶品的名稱,而是指銷往邊疆地區的茶葉。雅安地處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自然成為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交通要沖。雅安出產的茶葉,主要供應給生活在川西地區和西藏的人們,因此被稱為“南路邊茶”。
四川的邊茶生產歷史悠久,早在宋代,當時的朝廷推行“茶馬法”,便以邊茶為商品,與周邊少數民族開展茶馬貿易。到了清朝乾隆年間,為了進一步細化對邊茶貿易的管理,規定雅安、天全、滎經等地所產邊茶專銷康藏,稱“南路邊茶”。
在茶葉的貿易中,一項項與之相關的產業相繼誕生。
“依附茶馬古道產生的最龐大的行業之一,應該就是茶馬古道上的背夫。”四川省茶葉流通協會原秘書長陳書謙說。
古時用人力把黑茶從雅安運到康定。向西經天全翻越二郎山,經瀘定到康定的“小路”,雖險但近。這樣的道路騾馬均不能過,由此便產生了背夫。
雅安各茶號發茶最繁忙的日子,出發的背夫隊伍高達500人,每一位背夫背上是重約兩三百斤的藏茶。背夫將藏茶條包層層摞好,用竹簽串連固定,再以篾條編成背簍,套上雙肩,在背行大背師(背夫的領頭,又叫拐子師)一聲吆喝下出發了。直到川藏公路建成通車,茶馬古道的歷史宣告結束,跋涉在古道上的背夫相繼結束了這一場漫長的旅程。
人們要背著大量的茶葉翻山越嶺,然而干茶葉很輕,體積卻很大,一個人背不了太多。南路邊茶的壓緊工藝則將這些茶葉壓成方形的、餅形的、柱形的等等,它們被統稱為緊壓茶。緊壓茶用竹條包裝再用竹簽串聯,由此也催生出另一個產業——竹編。
盡管無法考証竹編工藝與制茶工藝是在哪一天如此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但由竹篾條編織的一個個茶兜子裝著雅安茶,走進了藏族同胞的生活。
當茶葉運送到康定,人力繼續背運變得艱難,改為馬牛馱運。此時經歷一路顛簸的竹篾條已經磨損,因此在康定再次啟程前就要重新用牛皮包裹。這樣,在康定就誕生了一種專門用牛皮包裝茶葉的縫茶業,並應運而生了其他配套行業,如皮塘(牛皮浸泡)、專割牛皮的人。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初的康定是聞名於世的藏漢貿易中心。在那時,鍋庄在康定茶馬貿易中扮演了最為直接與活躍的角色,也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鍋庄既是過往茶商和馱隊食宿之地,又是貿易的中介者﹔康定茶馬貿易的成敗,很大程度上與鍋庄的信譽和經營者的管理水平息息相關。到康定貿易的商人都與各家鍋庄有著穩定的業務關系,商人在康定經商時期,其食宿均由鍋庄主人負責供給,不計費用,主客猶如一家,關系十分親密。
一杯好茶唱團結
在藏族同胞口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不難看出,南路邊茶在藏族群眾心中的地位。
人們飲用南路邊茶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清飲,直接品嘗茶葉本身的醇和悠長﹔另一種則是做成酥油茶飲用。
長期生活在高原地區,藏族同胞們的飲食結構中缺少蔬菜、水果等促進消化代謝的成分,而茶中含有微量元素、膳食纖維素、維生素等,與他們的飲食習慣形成了互補。
南路邊茶制作技藝中的科學原理體現在紅鍋殺青,從而使茶葉葉片的腹、背表皮扁平細胞裂解,通過蒸、揉、發酵等技藝使葉肉內的500多種有機化合物充分裂解。其生產工序多達32道,系目前茶品中生產加工工藝、工序最為復雜、最為講究、最為考究的深度自然全發酵茶產品。(雅安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魯妮娜)
茶馬古道上的背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