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阿壩州:“五大舉措”打造“千億鋰電產業園”

2024年10月30日11:18 |
小字號

10月29日,中共阿壩州委十二屆五次全會提出,阿壩州將打造“千億鋰電產業園”,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鋰電新材料生產基地。下一步,阿壩州將有哪些具體舉措?

在10月29日晚舉行的中共阿壩州委新聞發布會上,阿壩州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段建波介紹,阿壩州是鋰礦資源“大州”,探明資源量1.2億噸,具備規模化、產業化開發利用的資源基礎、產業條件。

新聞發布會現場。阿壩州委宣傳部供圖

段建波介紹,為下一步,阿壩州將採取以下五大舉措重點打造“千億鋰電產業園”,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鋰電新材料生產基地。

實施“三個優化”,促進資源產業聯動。一是優化資源開發。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推進馬爾康、金川縣鋰礦資源勘查、開發,加快熱達門、龍古鋰輝礦採礦項目建設。鼓勵優質企業整合鋰礦資源,推進規模化、集約化開發。二是優化空間布局。重點將馬爾康市、金川縣作為原礦主要供應地,以汶川縣漩口和“飛地”園區為鋰電材料精深加工發展區,構建“一地一區”空間布局。三是優化產業協作。鼓勵鋰礦資源開採企業延伸產業鏈,由“原礦開採”向飛地園區“精深加工”發展。深化與成都、德陽、綿陽在資源平移、產業聯動、要素保障上的深度協作,持續強化“共建、共投、共招、共管、共享”五大抓手,推動合作共贏,厚植發展基礎。

聚力“三個重點”,提升特色發展質效。一是聚力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推進馬爾康加達鋰礦、金鑫礦業和德阿園區在建並部分投產的能投德阿鋰業、川發龍蟒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快簽約待建的國城、思創、九天、榮達豐等項目建設進度,盡快形成新的增長點。二是聚力鏈式發展。落實省級重點產業鏈協同發展推進機制,從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儲能)入手,利用鋰礦資源和省級化工園區“金字招牌”,依托巴莫科技、金堂時代、川發龍蟒等鏈主企業,延伸發展正負極材料、電池電芯等關鍵材料,打造新能源鋰電材料產業鏈。三是聚力綜合利用。加大礦渣、廢渣、選礦廢水循環利用力度,提高資源利用率、產品附加值。鼓勵和支持新能源汽車、電池生產企業在德阿園區開展鋰電池回收加工利用。

強化“三項行動”,做優園區建設發展。一是管理機制優化行動。推動園區管理機制創新,優化“飛地”聯席會議制度和管理運營模式,高效推進產業發展、開發運營、服務保障。二是基礎設施提升行動。壯大園區平台公司資本,提升融資能力和水平,重點加快水、電、路和標准化廠房等園區基礎設施、配套設施建設,提升園區承載能力。三是集聚效應提升行動。深化“畝均論英雄”,圍繞集約用地、節能降耗等重點,將園區作為鋰產業集聚發展的主陣地,鼓勵、引導關聯產業、科創機構向園區集聚。

加力“四項賦能”,激發產業發展活力。一是智改數轉賦能。開展線上診斷評估,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先進技術與鋰電產業深度融合,支持、鼓勵鋰電企業開展大規模設備更新、“智改數轉”,打造標杆車間、智慧工廠。二是創新驅動賦能。支持企業、科研機構、高校院所在園區建立創新聯合體,通過企業技術中心建設,推進鋰電企業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三是企業培育賦能。推進大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工程,從鋰電產業鏈行業龍頭、骨干企業中培育“百億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四是精准招商賦能。編制鋰電材料產業鏈全景招商圖,緊盯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好的產業鏈重點企業實施招大引強。

健全“四項機制”,確保目標任務落實。一是健全組織領導機制。根據產業發展需要,設立以州領導牽頭,協同各相關縣(市)、州級部門、園區管委會為成員的工作專班,專人專項專班抓推進落實。二是健全要素保障機制。積極爭取國家、省級層面對鋰產業及園區建設發展的支持政策,創新州級、共建園區合作地政策疊加支持,健全完善產業和園區在政策激勵、資金籌措、土地、用電、人才等方面保障機制。三是健全服務機制。推動“駐企專班”服務機制,實施“一企一策”、項目全程“店小二”服務等,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多層次服務,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四是健全安全環保機制。督促指導園區、企業從設施設備配置,安全環保管理入手,落實安全環保要求,完善工作機制,主動做好防范、處置工作,為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責編:章華維、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