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文化

裘山山、王棵兒童文學作品研討:拓寬了表現空間,豐富了創作視野

2024年10月17日20:05 | 來源:川觀新聞
小字號

原標題:裘山山、王棵兒童文學作品研討:拓寬了表現空間,豐富了創作視野

  10月17日,由四川省作家協會創作研究室主辦的2024重點兒童文學作品研討會在成都舉行。岳雯、郭艷、林森、曾攀、白浩、唐小林、盧一萍、劉小波、廖小琴等作家、評論家齊聚一堂,重點研討裘山山《游過月亮河》和王棵《珊瑚在歌唱》兩部作品,為兒童文學聚焦精品創作,反映時代主題,帶來更為豐富的精神食糧探索新路徑。

  年輕的解放軍戰士直子在一次抗洪搶險中因體力不支被洪水卷走,他最后救下的小男孩光伢子雖然活了下來,卻在這次洪水中失去了父母。戰士直子母親去世早,留下老父親獨自承受失去兒子的痛苦……裘山山2023年推出的兒童小說《游過月亮河》從這樣一個英雄的故事開始,講述了在突然失去至親之后,老人和孩子怎樣渡過那段艱難的時光,重拾對生活的希望。

  會議現場

  《珊瑚在歌唱》是王棵創作的兒童小說,於2024年2月首次出版。該小說講述了對海洋充滿好奇的小女孩每朵,在珊瑚愛好者麥叔叔、珊瑚保育專家曾阿姨、哥哥朗樂等人的影響下,積極參與“種珊瑚”的工作,並成長為一名海洋保護志願者的故事。該小說總的來說是以“種珊瑚”為主線,帶讀者走進廣闊神秘的海洋,領略自然之美,收獲對生命的認知。

  評論家岳雯從“兒童文學如何書寫創傷和成長”的方向詳細解析了兩部作品。她看到了裘山山筆下的光伢子走出創傷,實現了成長﹔也看到王棵提出了治愈創傷的方案。她表示,兒童仍然是文學的主角,但他們通過作品意識到,生活是如此寬廣,成人的世界裡也有他們似懂非懂的哀樂。

  評論家林森認為,《游過月亮河》是一本救贖之書、成長之書﹔《珊瑚在歌唱》是近年海洋題材、尤其是海洋題材兒童文學作品的一個重要收獲。他點贊這兩部重要的兒童文學作品,從不同緯度,豐富了當前兒童文學創作的視野。

  評論家唐小林表示,《游過月亮河》在英雄題材、軍民題材、時代題材和社會互助題材的多重交融中,謳歌英雄,表現人性的善良和美好。“這樣的題材和寓意,正是中國特色的兒童文學所迫切需要的。”同時,他認為《珊瑚在歌唱》最有魅力的特點是“未來性”,這恰好擊中了兒童文學的內在本質。“兒童文學的'未來性',又使其成為最具世界性的一種文學。再加上王棵有意拉長敘述時間,給小說安排的結局又呈現出'中國特色'。”

  與會專家們認為,兩部作品都是由成人作家寫作,他們將更為廣闊的社會生活內容向兒童敞開,拓寬了兒童文學的表現空間。

  裘山山承認,她以兒童文學的體裁來承載成人文學的思想含量、情感含量,是體裁的冒險。不同於一般兒童文學的輕喜劇風格,《游過月亮河》是一個沉重的乃至厚重的感人的成人故事,兒童只是其中一個角色。另外的主角有老人鄭連根、甚至村裡人、連隊人都是不可缺少的愛的故事的主角。“在這本書中,光伢子的愛照亮了鄭老伯,鄭老伯的愛溫暖了光伢子,抗洪英雄鄭直,他的生命之光照亮了月亮灣的受災百姓、照亮了和他一同奮戰的戰友們。我們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我們一定要勇敢堅強,要有愛,愛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愛是生命中彼此照亮的光。”

  王棵直言,從創作一開始,他就確定,在這部關於大海和人類生態文明建設的作品中,他要盡可能多地讓讀者感覺到我對這個世界的愛意和敬畏。“從某種角度說,這部小說書寫了人們怎麼愛大海、愛珊瑚、愛大自然、愛人世的故事。書中的人物都在用行動向大海、珊瑚、大自然、人世輸出愛、表達敬畏,而這些愛和敬畏,其實是與生俱來的,只是他們剛好因為各自的經歷或工作,有機會為人們代言而已。願這本書能喚起更多這樣的愛和敬畏。”(川觀新聞記者 肖姍姍 圖片由四川省作家協會創作研究室提供)

(責編:章華維、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