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寒露時節賞秋華(文化中國行·遼闊的大地 多彩的非遺)

2024年10月16日09:3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①:孩子們在參加芙蓉主題科普活動。
  成都市植物園供圖
  圖②:杭州滿覺隴盛開的桂花。
  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攝
  圖③:秦皇島角山金秋菊展現場。
  周 紅攝
  制圖:張丹峰

  寒氣生,露水凝。

  自10月8日以來,我們進入寒露節氣。寒露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晝夜溫差加大,是涼爽到寒冷的轉折。寒露有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一場秋雨一場涼,仍有秋花次第開。登高游覽、踏秋賞花,是沿襲下來的傳統習俗。讓我們從杭州的桂花、成都的芙蓉花、長城下的菊花中,感受它們所承載的文化意象,品味中國人生活中獨特的浪漫。

  ——編  者

  

  浙江杭州

  桂雨飄新香

  本報記者  顧  春

  在浙江杭州,寒露常攜桂香而來。每年的桂花季頗具儀式感,看桂花、喝桂茶、吃桂餐,全城賞桂。

  賞桂勝地當數滿覺隴。滿覺隴是杭州南高峰南麓的一條山谷,栽種著7000多株桂花樹。風一吹,漫天桂花簌簌地落到肩頭,營造出浪漫的“滿隴桂雨”。1985年,“滿隴桂雨”被評為新西湖十景之一。

  桂花樹遍布多地,桂花之於杭州,又有不一般的意義。杭州植物園高級工程師陳曉玲介紹:“創建靈隱寺時,當地就種植了桂樹,至今已有約1700年歷史。杭州把桂花選為市花,全市有184棵百年以上的古桂花樹,樹齡最大的有1500多年﹔杭州植物園有70多個桂花品種,全市桂花樹超過500萬株。”

  在杭州,桂花的文化悠久雋永。“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這是唐代詩人宋之問《靈隱寺》中的詩句。“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白居易一首《憶江南》,讓杭州桂花的美名持續千年。宋代詞人柳永詠嘆杭州之美,脫口而出“三秋桂子,十裡荷花”。

  郁達夫寫下了以杭州為背景的《遲桂花》﹔梁實秋筆下留戀不已的,是杭州一碗秋天的桂花煮栗子。在文人墨客的詠嘆下,在杭州訪桂,便多了文化的風雅和厚重,不僅有與花香撞個滿懷的喜悅,更是一樁由古及今的秋日雅事。

  “這幾天游客太多,做糖桂花都忙不過來!”沈榮燕祖輩就住在滿覺隴,她傳承了家裡的糖桂花制作技藝,2011年成為第五批杭州市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沈榮燕做的糖桂花,除了甜,還有點兒咸和酸。據說,這點咸酸才是獨特之處。制作糖桂花,要經過打桂花、腌漬、漂洗、搓桂花等流程。秋日清晨,選花苞未全開的花樹,在樹下鋪好紗帳,用長竹竿敲打樹枝,金燦燦的花朵似雨點般掉落。沈榮燕將打下來的桂花細細擇去花梗,倒進半年前做好的青梅鹵裡腌制半月。然后將腌桂花放進白砂糖裡,用雙手不停搓,最后晒干,制成的糖桂花無論沖茶、做菜,桂香四溢。

  千年陪伴下,桂花已經成為杭州人生活的一部分:既有詩情畫意,也含人間煙火。

  

  四川成都

  芙蓉點秋光

  本報記者  李凱旋

  前幾日,四川成都迎來一場秋雨。成都市植物園,三五成群的游客,頂著風雨入園,多是為了一賞芙蓉花。近前觀瞧,雨中芙蓉花分外驚艷。桃紅色的花瓣展開,猶如風中舞動的羅裙。成都市植物園園林工程師石小慶說:“芙蓉花是秋之花,進入寒露節氣,正是賞芙蓉花的好時機。”

  苗圃裡,除了傳統的單瓣紅芙蓉花,還有各色新品種:“錦繡紫”重瓣開成繡球狀,白芙蓉花淡雅脫俗﹔有一種花瓣粉白色、基部紫紅色的,像古代女子眉間的花鈿,便喚作“粉鈿”﹔還有色澤濃郁勝過紅玫瑰的“紅玉”,花瓣緊裹著花柱的“醉雲”……形色繽紛,叫人目不暇接。

  芙蓉花原名木芙蓉,是我國的鄉土花卉,在湖南、四川、雲南等地均有分布。“其花或白或粉或紅,皎若芙蓉出水,艷似菡萏展瓣﹔因其生於陸地,為木本植物,故又名‘木芙蓉’。”石小慶介紹。

  芙蓉花晚秋始開,霜侵露凌卻豐姿艷麗,因而又名“拒霜花”。花所寄寓的清新脫俗、孤傲堅韌,可見一斑。

  經過培育,如今芙蓉花在成都每年自6月起便陸續開放,直到12月。“10月芙蓉迎來盛花期,我們策劃了鮮花市集、芙蓉自然課堂等活動。”石小慶說,近年來成都市植物園持續開展芙蓉主題活動,吸引青少年走進芙蓉科研中心體驗,組織工作人員到鄉村科普芙蓉知識。

  1983年,芙蓉花被確定為成都市市花。在蓉城,一座城與一朵花的情緣綿長。唐代才女薛濤以芙蓉汁制箋,有了“薛濤箋”的典故。石小慶和同事們將典故融入科普中,把芙蓉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多年來,芙蓉已成為城市綠化中的亮色,居民陽台花圃裡的“常客”。目前成都市范圍內已種植芙蓉花35萬余株。天府芙蓉園內,5萬株各色芙蓉花齊綻放。去年天府芙蓉花節期間,全城設置40余個賞花點位,賞花總面積總計12萬平方米,吸引了超過100萬人次參與。

  不隻一場花節。近年來,成都持續發掘延伸芙蓉文化。芙蓉元素登上成都大運會、成都世園會,成為成都的文化名片﹔芙蓉種子“飛”上太空,科研結出累累碩果。

  “二十四城芙蓉花,錦官自昔稱繁華。”芙蓉正次第綻放,它所代表的“福”和“容”,也融入成都的城市品格,裝點著秋日的風光。

  

  河北秦皇島

  賞菊長城下

  本報記者  邵玉姿

  秋風起,菊花香。

  走進河北秦皇島山海關區角山景區,菊花海映入眼帘。

  紅的熱烈、黃的燦爛、白的純潔、紫的優雅……角山腳下,五彩斑斕的菊花一路延伸,與秋色漸濃的長城融為一體,吸引了不少游客。

  古往今來,淡雅清瘦、凌寒而開的菊花受到人們喜愛,賞菊也成了秋日的重要文化活動。“寒露節氣,菊花開得更艷了。”第一關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園林綠化部負責人侯鐵軍介紹,正在舉辦的角山金秋菊展涵蓋了獨頭菊、大菊、小菊、球菊等100多個品種,眼下正進入盛開期。

  “五顏六色,千姿百態,真是太美了!”漫步菊花叢中,來自浙江的游客王倩頻頻拍照留念,“在山腳下欣賞菊花,仿佛也有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角山連綿起伏,長城巍峨雄渾,菊花絢麗多彩,好不壯觀!”來自北戴河區的游客劉莉莉陶醉其中。重陽節時,不少人還帶著家裡的老人一起來登高賞菊。

  “寒露驚秋晚,朝看菊漸黃。”菊花是秋天的一張名片,是堅韌、高潔、超然、逸致等品格的象征,被賦予了豐富的寓意。“很多詩人喜歡以菊花作為題材來吟詩作賦,表達對秋天的感懷,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秦皇島市詩詞學會副會長王紅利說,不僅菊花詩,菊花詞、菊花畫也不勝枚舉。

  漫步角山腳下,欣賞菊花的絢爛多姿﹔登頂角山之峰,領略長城的雄偉壯觀。“依托金秋菊展,角山景區還舉辦了百菊賽、民樂表演、長城採風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游客們在欣賞菊花的同時,還能了解到古城山海關的歷史文化。”第一關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邱薪陽介紹。

  《 人民日報 》( 2024年10月16日 12 版)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