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作品與影視劇本的殊途同歸
駱平長篇小說《流年當歸》暨“高知系列”小說研討會順利召開
人民網成都10月15日電 (記者劉海天)作為“70后”作家的代表,女作家駱平依托於永恆不變的高校圖景,推出過《過午不食》《野芙蓉》等多部高知女性系列作品,深具典型性和辨識度。10月14日,由四川傳媒學院主辦的駱平長篇小說《流年當歸》暨“高知系列”小說研討會順利召開,來自學術界、評論界、出版界的20多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
研討會現場。受訪者供圖
會上,教育部戲劇影視教指委主任、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周星發言表示,《流年當歸》這部小說充滿著情緒和立體知識界的煙火氣,有“生鮮描摹,靈動觸膚”的質感。在生動鮮活的情節之中,讀者好像進入一個中年女老師的生活,觸摸到生活的真相,窺視到生活的漩渦,閱讀起來會有一種美好的悅感。
教育部高校戲劇與影視學教指委副主任、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胡智鋒發言講到,學者型創作非常稀缺,駱平老師把新時代高校生活鮮活呈現出來,留下了我們這個時代難能可貴的生動記錄。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中國電影家協會原秘書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饒曙光表示,讀駱平小說有特別的親切感,因為有很多熟悉的影子,但駱平又具有陌生化的功力,周圍熟悉的場景,一地雞毛的生活都能夠通過她的語言重新構筑,最終呈現一個富有想象力、富有情感的文學世界。
上海戲劇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聶偉說,《流年當歸》仿佛是散文版的《小城之春》,《小城之春》的故事是發乎情、止乎禮,在《流年當歸》裡面是動乎情、止乎規,通過中藥的象征,每一個女性都有一種情緒,最后都找到一個自我療愈、自我解決的方式。
四川省委宣傳部電影處處長張禎軍指出,駱平女士是著名作家,也是國內影視戲劇研究方面的專家。文學作品與影視劇本殊途同歸。文學是母體,要承擔連接人們昨天、今天、明天的精神世界。影視在面對文學母體的時候要保持應有的敬意,擺正位置、收斂鋒芒,用自己擅長的表現手段和技術優勢,豐富文藝大觀園。四川電影每一天都是新的,熱忱歡迎全國電影同行來四川發展,共享影視盛舉。
浙江文藝出版社副總編許龍桃表示,這部作品厚植了高校女知識分子新題材,扎實地貢獻了一個新群像,有益地探索一種新融合。中國當代長篇小說的創作和傳播是一個團體賽接力賽,需要作家、作協出版機構、網絡平台、影視傳媒等多方協同,形成良好的文學生態,希望共同守護《流年當歸》。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阿來表示,從小說到影視的改編這樣一個課題,是將出版領域的產品與更具產業化價值的影視業聯系起來,是十分值得探討的。駱平的寫作路徑,指明了這個方向的可能性,期待她有更多先進的認識和成果與大家分享。
教育部高校戲劇與影視學教指委委員、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陳旭光表示,這部小說主要針對高校知識分子,將日常生活審美化,具有學院性。小說每一章節都是以一種中藥名作為名詞,這樣的一種構架形成了整個篇章詩性的結構,也構成了文章的“藥性”。
專家評議環節。受訪者供圖
隨后,編劇、四川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張勇,國家一級導演、中國紅樓夢學會藝術與文創委員會主任歐陽奮強,四川音樂學院戲劇學院院長、教授,四川省戲劇與影視教指委副主任李藝梅,四川省作協副秘書長、創研室黨支部書記黎正明,浙江文藝出版社“駱平高知系列圖書”責任編輯張可圍繞“文學與影視的多維共生”展開圓桌討論。
作家駱平參加會議。受訪者供圖
最后,駱平從為何寫、寫何物、如何寫的三個維度,匯報了自己的創作之思。她表示,一切的生活,一切的經歷,都充滿了審美的調性,也即藝術本身。生活藝術化,是她跨域寫作的精神根基。期待在創作與研究的審美會通中,在獅子山-成都、高校-世界這兩組關系中,建構起生活、人性與自然生態的多維跨域的詩意與思想之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