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遇冷、技術卡殼怎麼辦?
一場對接交流會 幫企業搭起兩個平台

四川泰瑞創通訊技術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9月11日,四川泰瑞創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都一早便來到公司會議室整理資料。當天,他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接待。
9點半,訪客如約而至。讓他沒想到的是,不僅等來了錦江區經濟和信息化局一行工作人員,還有電信五所、中國移動這兩個行業“大佬”,以及電子科大智能協同計算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的專家,產業鏈“上下游”都來了,組成了一個“最強團隊”。
這一切讓他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沒想到幾天前,在錦江區開展“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活動中的一番傾訴,被如此重視。而這種感受,在當天的交流中愈加明顯。
“銷售遇冷,不好賣了”
搭建一個銷售對接平台,安排!
“今天把你們的‘上下游’都請來了,有什麼問題,我們一起來想辦法解決!”交流活動中,錦江區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鐘書建簡單的開場白之后,就進入了正題。
四川泰瑞創通訊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產光模塊的高新企業。在該公司光模塊生產車間,記者見到了光模塊的誕生過程——工人們聚精會神地操作著手中的工具,經過配對、焊接、組裝、測試、包裝等工序,一隻隻形似U盤的光模塊被生產出來。
“現在我們公司有兩條光模塊生產線,月產光模塊30多萬隻。”朱都表示,公司已與銳捷網絡、邁普通信、迪普科技、海康威視、華鯤振宇、神州鯤泰等國內主流設備商建立了長期合作伙伴關系。
突然,他話鋒一轉。“可惜,今年銷售形勢不容樂觀。”他表示,根據當前的訂單來看,預計全年產值將同比下滑20%左右。他分析認為,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市場競爭加劇,行業內光模塊生產企業打起了價格戰,給公司帶來了較大的沖擊。
“目前,低速光模塊市場還是很大的,產品要有競爭力,企業需不斷推出迎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比如,可以在寬溫-45℃—85℃的產品上多著力。”作為光模塊產業鏈的下游企業,中國移動在光模塊應用端領域佔據著重要的一席之地,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四川錦江分公司副總經理寇科昊給出了他的建議。而電信科學技術第五研究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段張玨表示,將在公司的上下游企業中為泰瑞創牽線搭橋、進行推介。
“太好了,有行業龍頭推介,效果肯定事半功倍。”銷售對接平台搭建成功,朱都頓時笑容滿面。
“缺乏人才,技術遇到瓶頸”
搭建一個技術對接平台,走起!
眼看著銷售渠道找到了新路子,朱都又開口道:“我們還需要升級賽道、錯位發展。”他表示,公司現已實現155M∼100G速率全系列產品的量產,為了提高競爭力,公司急需突破技術瓶頸,加大光模塊相關研發,特別是400G及以上高速光模塊研發。
低速向高速進階,是何考量?“作為光纖通信系統的核心組件,光模塊小身材蘊含大能量。”面對記者的疑慮,朱都解釋說,它的一端連接著電子設備的電信號,另一端則與光纖緊密相連,實現光電與電光的完美轉換。在光模塊內部,復雜的電路與精密的光學元件協同工作,將微弱的電信號轉換為強大的光脈沖,這些光脈沖在光纖中高速傳播,無損耗、無干擾,直至到達另一端,再次被轉換為電信號,從數據中心到電信網絡。“可以說,從雲端到終端,光模塊無處不在。”
在信息時代,隨著數據量的幾何式增長,雲計算、數據中心等場景對於光模塊技術的要求將越來越高,高速率是光模塊的未來發展必然趨勢。“升級高速光模塊,人才和技術不可或缺。”朱都介紹說,公司高層次人才稀缺,導致產品升級時在電路控制、光路設計等技術方面都遭遇了瓶頸。
“電子科技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就有這類人才,我們可以引薦你們認識。”電子科大智能協同計算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數據產品線市場部部長洪波一開口,朱都就豎起了耳朵。詢問一些細節后,雙方加了聯系方式,並約定改天帶上公司技術人才和學院進行專項技術對接,勢必要盡快攻破技術難關,讓產品持續迭代升級。
一場對接交流會,搭建起兩個平台,令朱都十分振奮,“這讓我們企業充滿了信心和干勁,也有了更大的動力去做研發、開拓市場。”他告訴記者,目前,公司還將大力開拓海外市場,與國外知名的通信設備制造商和經銷商合作,搭建國外市場銷售網絡體系,目前已成功進入韓國、澳大利亞市場,未來還將與印度、北美客戶進行業務往來。(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粟新林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