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這裡“長”出一座影視城
8月4日,亮相第3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的成都影視城,成功簽約《蒼穹以北》、《英雄出少年》、成都天府寬窄影視文化項目、中國喜劇夢工廠、《訴罪》等重點產業化及影視劇項目9個,預計總投資約47億元。
作為一個隻有5年歷史的影視基地,成都影視城已有不少作品“傍身”。王寶強導演的電影《八角籠中》,迪麗熱巴、佟大為主演的《公訴》,郭曉東主演的《我的父親焦裕祿》,黃曉明的作品《陽光俱樂部》等相繼在這裡開拍,不少從業者稱它為“西南橫店”。
成都影視城是一個怎樣的城?它是如何實現從無到有的?近日,記者實地進行了探訪。
與高校緊密合作的影視城
校地合作實現共贏,成都影視城是學校的“練兵場”
7月31日,按照成都影視城管委會工作人員提供的定位信息,記者來到了四川傳媒學院西校區的大門口,“這裡是影視城?這不是一所學校嗎?”
成都影視城管委會副主任江勇解答了記者的疑惑。“園區就是學校,學校就是園區。”江勇介紹,成都影視城成立於2019年,其前身是郫都區人民政府與轄區內高校四川傳媒學院共同推進的一個和影視產業有關的重點項目。
四川傳媒學院的影視專業在國內具有一定知名度。“2017年,抓住四川傳媒學院擴建校區的機會,我們和學校達成了合作意向,圍繞影視產業進行項目合作,最終由這個項目發展延伸出了現在的成都影視城。”江勇說,為深入推進校地合作,成都影視城圍繞著四川傳媒學院西校區而建。
在江勇看來,與很多影視基地相比,成都影視城最突出的一個優勢是與高校緊密合作,“四川傳媒學院有3萬多名影視類相關師生,劇組可就地用人,王寶強導演的電影《八角籠中》,女主角就是四川傳媒學院的學生。”
在四川傳媒學院科規處副處長、產教融合辦公室負責人龔強看來,這種校地合作可以實現共贏,“培養學生,實戰很重要。成都影視城就是我們最大的‘練兵場’。我們把大三和大四的學生安排在西校區,就是出於這方面的考慮。”
在江勇看來,背靠四川傳媒學院是成都影視城成立的一個重要原因,但不是全部,“國內最初的影視基地集中在東部地區,但隨著影視產業的蓬勃發展,對影視基地的需求持續擴大,機會漸漸從東部向西外溢,而成都乃至四川秀美的自然風光、獨特的人文環境、蓬勃的電影市場等,都對影視從業者產生了很大的吸引力,這也是成都影視城得以成立的另一個重要推動力。”
走差異化路線的影視城
專注高科技數字棚群落的打造,輔助搭建實景拍攝空間
成都影視城成立前,橫店影視城、懷柔影視基地、青島東方影都等,早已在影視圈有了一定的地位。在業內人士看來,要想分享影視產業這塊誘人的“蛋糕”,成都影視城還須拿出更多真本事。
“在當下,我們沒有辦法像橫店那樣去建大規模的實景基地。”江勇注意到,隨著影視產業的發展,在拍攝效率、成本和安全、特效制作等因素的影響下,棚拍開始被大量應用,“為此成都影視城選擇了差異化打法,專注高科技數字棚群落的打造,同時輔助搭建一些實景拍攝空間,滿足各類劇組的棚拍需求。”
成都影視城的棚拍競爭力如何?江勇講了一個細節,去年,電影《你是我的英雄》在亞洲最大的單體攝影棚——成都影視城“視界一號”拍攝,不僅在棚內搭建了7座小山,還造了一個湖,完成了海陸空的立體救援拍攝。而在電影拍攝同時,一台晚會也在錄制中,“兩邊互不干擾的原因是我們的‘視界一號’足夠大足夠高,可使用面積一萬多平方米,尤其適合大場景作品的拍攝。”
相對於現實題材,科幻、動漫電影對棚拍的依賴度更高,比如票房大賣的《流浪地球》就大量應用了棚拍。此外,作為成都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郫都區還能為科幻、動漫電影的后期制作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基於以上考慮,我們把科幻、動漫確立為成都影視城的特色賽道。”江勇介紹,目前成都影視城處於“劇等棚”狀態,正在加快攝影棚群落的建設進度,“大的棚我們有了,但1000到5000平方米的中小棚,我們還比較短缺,這個規模的棚是使用率最高的,預計明年我們能建成4個中小規模的數字棚,包括動捕棚、水下棚等。”
提供貼心服務的影視城
盡可能給劇組提供便捷服務,甚至實現“拿著劇本來,帶著片子走”
除了制片公司,還有一些和拍攝相關的服務機構入駐成都影視城。比如,頭部影視設備租賃企業火焰山,在這裡成立了相關的工作室,一旦有劇組進棚拍攝,可直接在該平台租賃設備。
“我們累計引進了420家企業,這些企業從拍攝、發行、技術、后期,到影視器材租賃、服裝道具供應,再到生活配套、金融服務等,門類一應俱全。”江勇說,這一引入思路,為的是讓劇組盡可能在這裡享受到便捷的拍攝服務,甚至可以“拿著劇本來,帶著片子走”。
不僅如此,成都影視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近期還上線了“拍在成都”一站式影視拍攝服務平台,為影視劇組勘景置景、群演組織、餐飲住宿、服裝道具等提供一站式服務。“全市各類景區資源、城市公園、特色小鎮、特色公路、特色森林、草地、湖泊、機場等各類外景都包含其中,免去了劇組到處選景的煩惱。”“拍在成都”平台負責人曾山介紹。
立足差異化發展、提供保姆式服務的成都影視城也贏得了影視圈的信賴。自2019年啟動建設以來,成都影視城已推出影視文藝作品百余部。2023年,成都影視城實現文創產業增加值超12億元,帶動郫都區實現文創產業增加值90億元。
隨著影視產業的紅火,入局者也越來越多。僅在成都市,就有郫都區、成華區、溫江區等地在打造不同類型的影視基地,而在重慶,永川區、江津區等也在加快影視基地的建設步伐。“我們之間合作大於競爭。”在江勇看來,郫都區可以和這些區域一道,共同提升成渝地區在全國影視基地版圖中的地位和影響力。“下一步,我們將積極對接壹同文化、華策影視、咪咕音樂、天工異彩等一批頭部企業入駐,招引《三體2》《繁星》《緊急呼叫》等重點影視劇落地,推動成都影視城升位進階、出圈破圈。”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蔣君芳 成都觀察 鄒嘉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