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郫都區:聚焦交通安全應急管理 構建安全暢通出行環境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運輸工具的使用越來越廣泛,交通安全應急管理顯得尤為重要。為確保交通運輸系統安全和順暢運行,成都市郫都區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以“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思想為指導,聚焦交通安全應急管理,做實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治理工作。
據悉,2024年上半年,郫都區圍繞“減量控大”的目標,積極開展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百日行動”,旨在系統性提升交通安全治理的效能和質量。這一系列措施不僅有效推動了全區經濟社會的發展,更為維護社會公共安全和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了堅實基礎。1月1日至6月30日,全區交通事故死亡人數與2023年同比下降22.9%﹔百日行動期間(3月至7月),死亡人數同比下降38.7%,未發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較大交通事故。這些,充分體現了該區交通安全應急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和交通安全治理的顯著成效。
建立完善機制,強化應急聯動。郫都區將道安工作納入全區安全生產工作議事日程,每月例會聽取道安工作專題匯報,研判交通安全形勢,研究部署重點工作,及時解決難點問題﹔建立健全全區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平戰結合的道路交通安全應急管理體制,對道路交通事故按照特別重大、重大、較大、一般四個等級,對應實施四級(Ⅰ級、Ⅱ級、Ⅲ級和Ⅳ級)響應,確保快速反應、高效處置﹔完善交通事故傷者醫療救治工作機制,區應急、衛健、公安、消防救援等部門實現聯勤聯動,提高事故重傷員救治成功率。上半年,成功救治事故重傷員13 人(3月29日,72歲的行人魏某某被電動車撞至重傷生命垂危,交警十三分局通知郫都區第二人民醫院接診后,密切跟蹤治療情況,及時協調將其轉華西醫院治療后轉危為安)﹔推進區道安辦實體化運行,牽頭統籌區級各部門、10個街道(鎮)力量資源共同參與道安工作。並將道安工作、百日行動納入績效考核目標,由區道安辦負責每月考核,區效能中心定期通報督辦,切實傳導工作壓力。
宣教有聲有色,根植安全意識。郫都區依托“五進”宣傳載體,聚焦拒絕酒醉駕、老年人交通安全、校園交通安全、非機動車交通安全等主題,結合安全生產宣傳月、《成都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普法宣傳活動,線上線下同步發力,覆蓋全區147個村社區、397所中小學校幼兒園、430余個物業小區以及大型酒店、涉酒餐飲娛樂場所、重點運輸企業、機關單位開展安全文明主題宣傳活動,建設農村交通安全宣傳陣地147個、開辟校園交通安全宣傳欄135處、開展物業小區交通安全氛圍打造48個,不斷提升交通參與者安全文明意識。“小頭盔,大安全,作行業安全的表率”,轄區一外賣小哥這樣說﹔“交警同志進村入戶宣傳,交通安全很重要,平安才是最大的幸福”,村社區群眾如是感悟。這些案例生動的展示了交通安全宣教工作在基層的深遠影響,為交通安全應急管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嚴查突出違法,維護通行秩序。郫都區聚焦轄區國省縣道,緊盯渣土車、商砼車、私家機動車、電動自行車、三輪摩托車、低速電動車等重點車型,嚴查“三超一疲勞”、酒駕醉駕、農村“雙違”、涉牌涉証、闖紅燈、逆行、一盔一帶等突出交通違法行為38455起,營造嚴管整治態勢﹔強化主次干道靜態交通秩序治理,設置33條“交通嚴管街”,查處機動車亂停亂放違法119612起﹔施劃20000個臨時佔道停車位,規范機動車臨時停放秩序﹔組織開展沿街整治行動54次,規范沿街商家2412家(次),流動攤販5662家(次)。犀浦街道華都路擁堵長期困擾周邊小區3800余戶業主、2萬多居民出行,被群眾戲稱“華堵路”,街道辦、交警、物業三方聯動,從軟(日常管理)硬(安裝設施)件管理入手綜合施治,受到群眾贊譽“道路通暢了,我們的心情也順暢了”。這樣的舉措,不僅維護了交通秩序,提升了通行效率,更增強了面對交通安全事故時的應急處置能力。
推進隱患整改,消除事故風險。郫都區加強運輸源頭安全監管,轄區43家重點運輸企業,上半年僅3家被評為高風險企業,數量佔比僅2.3%,遠低於全市8%佔比量標准﹔解決專項建設經費1300余萬元,全面排查治理道路安全隱患。動態建立“村道及轄區城鎮路段+國省縣道及權屬道路”2張隱患清單,排查整改各類道路安全隱患167處,增設完善隔離欄、斑馬線、提示牌、減速帶、防撞桶、信號燈等交安設施255處﹔整改排查亡人事故點位道路安全隱患73處﹔完成市級挂牌督辦道路安全隱患3處﹔推進312所中小學校校園周邊道路交安設施建設(已完成136所)。據統計,紅光工業港內的港泰大道改造前,行人橫穿導致事故頻發,去年發生3起亡人事故。今年完成路面改造、加裝中央隔離欄后,僅發生1起亡人事故,行人橫穿交通事故減少70%以上。這些舉措有效消除了轄區交通事故風險,提升了交通安全水平,切實保障了公眾出行安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