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從高山到平原 藍角柱綻放錦官城

2024年06月21日08:03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從高山到平原 藍角柱綻放錦官城

  大藍角柱

  就在2024成都世園會郫都分會場川花自主創新園裡,幾株藍紫色花朵飄搖,這是由四川農業大學風景園林學院教授高素萍帶領團隊耗時6年攻克難關選育而成的川花新品種——藍角柱,它的母本就是岷江藍雪花。

  2009年,高素萍第一次見到岷江藍雪花時,就震撼於它的美,“這種藍色,在自然界很少看到。”也是在那時,高素萍了解到這朵藍色小花來自四川岷山鄉野。

  “在20世紀初,國外的植物學者就將岷江藍雪花的種子帶到了異國他鄉,經過培育后綻放出了美麗的花朵。從那時起,我就萌生了一個想法,那就是通過選育新品種,讓這朵藍色的花朵重新回到它的故鄉,綻放在四川的大地上。”高素萍教授的這一願景,如今已經化為現實,藍角柱的誕生正是她努力的結晶。

  藍角柱已用於市政綠化

  野生的岷江藍雪花原生於海拔1500米的高地,那麼它是否能在海拔較低的成都平原上存活並綻放其美麗呢?關於這一點,“藍角柱”在郫都分會場的表現給出了明確答案:不僅成功存活,而且從5月開花后,其花期能一直持續到11月。

  然而,這一成果的取得並非一蹴而就。高素萍教授及其團隊在探索過程中經歷了一個又一個“三年”。從採集、移栽馴化,到篩選出最優植株進行無性繁殖,這個過程就耗費了3年。通過無性繁殖,再擴大樣本、觀察選育,最終獲得了一個性能穩定的品種。此時,又一個3年過去了。

  在這個過程中,團隊不僅成功培育出了“藍角柱”,還利用“生物+誘變”技術創制了玲瓏藍角柱等系列新花卉,這些花卉比母本矮化60%以上,非常適合家庭園藝應用。

  目前,通過與企業的授權合作,藍角柱已在成都及周邊城市的公園、市政和家庭中廣泛應用,其年繁育能力可達100萬盆。漫步在川花自主創新園,你可以欣賞到正在展出的不同花卉品種,其中包括藍角柱、玲瓏藍角柱、大藍角柱,以及小藍雪、小報春、繡球屬繡球等。

  算好“生態賬”和“經濟賬”

  近年來,除了備受矚目的“玲瓏藍角柱”,越來越多的川內自主培育花卉品種正為錦官城增添絢麗色彩。

  成都市永寧苗圃的工作人員鄧童正忙於小報春新品種的研發工作。她透露,青城報春、海仙報春等10余種報春花屬植物已成功實現繁殖,這些原本生長在高山的花卉,如今在平原上也能絢爛綻放。經過精心篩選測試后,這些花卉種類將在成都市區亮相。

  此前,市花木技術服務中心聯手四川農業大學共同培育研究的小報春品種——“瑞雪”“飛羽”“胭脂蜀”,已向國家林草局提交了新品種權申請。

  對於高素萍教授而言,川花新品種的培育不僅是為了構建與應用示范特色植物景觀體系,更是出於對“生態賬”和“經濟賬”的均衡考慮。當前國內市場上約80%的花卉品種依賴國外引進,高額的品種權費大大壓縮了花卉生產的利潤空間,不利於產業的長期健康發展。

  記者從市公園城市局獲悉,成都市力爭在2025年建成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花卉供應鏈中心、花卉科研創新中心、花卉展示交流服務中心,讓“花重錦官城”的美名成為公園城市靚麗名片。(岳可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李菲菲 文/圖)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