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市州

瀘州市龍馬潭區寶蓮街—蔣兆和故居歷史文化街區:

保護好老街區 留住歷史印記

2024年06月20日07:37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保護好老街區 留住歷史印記

  寶蓮街一角,一棵大樹扎根於石牆。 瀘州觀察 龍欣雨 攝

  “喜看小市小升平,旗亭曲坊人如蟻。”明代文學家楊慎謫居瀘州時,留下這樣的詩句。

  詩句中的“小市”在哪裡?就在長江邊的瀘州城——如今瀘州市龍馬潭區小市街道一帶。航拍小市,半是長江半是城的畫面中,有一處依地勢而建的寶蓮街,川南傳統民居建筑群沿街排列。此外,國畫大師蔣兆和故居也在小市。

  近日,記者來到這裡,沉浸式感受小市歷史文化的傳承和保護。

  漫步老街依稀見當年

  作為四川省第二批歷史文化街區之一,寶蓮街—蔣兆和故居歷史文化街區總面積34.7公頃。

  “街區始建於宋元時期,當年是瀘州‘上行成都、下行重慶’的官道﹔到了明清時期,這裡還是重要的茶鹽通道與水運商貿集散地。”瀘州市龍馬潭區小市街道辦黨建辦副主任劉意介紹。

  寶蓮街入口處,有一塊立於2013年的石碑,上面標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茶馬古道——寶蓮街驛道”。

  寶蓮街全長約1公裡。記者沿著青石板路漫步,隻見街道旁的建筑依然保留著川南傳統民居樣式,依稀看得出當年作為酒鋪、飯店、旅館的原貌。

  “舊時,寶蓮街是出入瀘州的交通要道。明清時期,川鹽改為官運,依托瀘州發達的水運,這一帶建起了儲鹽的官倉,讓寶蓮街逐漸發展成為長江古渡口的商業街﹔抗戰時期,瀘州的碼頭還承擔著運送相關物資的重任,也促使了寶蓮街的發展……”劉意介紹,寶蓮街曾長期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直到后來公路通車、汽車運輸興起,寶蓮街的繁華才漸漸落幕。

  保護規劃再現老城風貌

  離寶蓮街步行不到5分鐘,便是卿巷子民俗文化街,蔣兆和故居就在這裡。

  蔣兆和故居陳列館分“瀘州蔣氏”“大江之子”“藝途求索”“水墨巨變”“冬去春來”五個部分,除展示蔣兆和生前所用的畫板、畫夾、畫筆等重要物件,還展示了蔣兆和及其弟子在繪畫領域所取得的成就,是目前唯一集中全面展示畫壇巨匠蔣兆和生活、藝術等方面點滴的綜合性展館。

  卿巷子也頗有看頭:巷子的文化牆上,小市的酒文化、商幫文化、曲苑文化、民俗文化等,通過文字和浮雕生動呈現。

  記者邊走邊看,街心花園、轉角店、中碼頭等瀘州老地名躍然牆上,一幅以楊慎詩句開篇、30多米長的手繪長卷,再現了小市一帶的瀘州老城風貌。

  “這一帶曾經鹽商雲集、老酒坊眾多,很繁華。但隨著繁華褪去,街區一度變得‘臟、亂、差’。”小市街道下大街社區工作人員汪運全說,為此,卿巷子於前幾年啟動改造工作。“我們從蔣兆和的藝術精神及小市的文化底蘊,尋找、挖掘相關人文元素。”

  不僅是卿巷子民俗文化街。瀘州市龍馬潭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住保中心主任顧聞介紹,根據《瀘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2—2035年)》,寶蓮街—蔣兆和故居歷史文化街區規劃為步行街,保持該街區“Z”字形傳統街巷格局﹔街區內建筑形式採用坡頂青瓦黑脊房﹔依托周邊瀘州老窖酒池作坊,恢復“后坊前店”的形式,振興、激活街區經濟﹔依托學士山公園,發展酒文化體驗、國學文創、非遺民俗體驗等業態……

  在蔣兆和故居陳列館,游客靜靜觀展,感悟大師傳奇一生。陳列館外,附近小學傳來琅琅讀書聲,小貓在樹下打盹兒,寶蓮街—蔣兆和故居歷史文化街區各家商鋪前,人來人往。(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杜杰)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