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世園會溫江分會場創新機制 一體推進營城興業惠民

成都市溫江區秉持“營城興業惠民”的核心理念,成功推進成都世園會溫江分會場的“一園一軸一館”建設運營。自開園以來,溫江分會場累計吸引游客達84萬人,為園區及周邊帶來高達2022萬元的經濟收入。
通過精心策劃的“逛世園、游溫江”系列文旅活動,溫江區不僅賦能了花木產業的轉型發展,還促進了區域消費業態的升級,帶動農民持續增收致富,實現“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的宏偉目標。
在創新優化建設運營模式方面,溫江區撬動社會資本的多元投入。其中,“一園”的打造採取了“國有資產盤活+專業公司投運”模式,充分利用了國有企業所屬的文旅配套設施,與專業運營公司攜手合作,共同投資建設了“花卉藝術園”。園區內設置了“1個花木博覽館+3個園藝館+1條特色花街”,室外展區更是打造出一個現實版的“莫奈花園”,充分展現了園藝生態、文化創意與科技智慧的融合之美。
在提升“一館”方面,溫江區採取“市場主體主投+財政資金補貼”的模式,打造了溫江分會場的“盆景藝術館”。該館依托私人園林三邑園藝的布局,設置了“三廊四館五園”,成為展示精品盆景及盆景非遺文化的重要平台,並成功承接了國際競賽盆景創作技能大賽等專業賽事。
溫江區還致力於打造新型業態場景,推動鄉村產業的轉型升級。通過擴大“前店后廠”的示范效應,溫江分會場吸引了20多家本土花卉園藝企業參展,展示了100多個新奇品種,形成“以世園會為前店、北林區域為后廠”的新格局。同時,溫江區還推動“園子變景點、園區變景區”的迭代升級,將獨立封閉的“生產園區”轉變為開放共享的“園林景區”,並植入特色餐飲、研學體驗等多元消費業態,形成了高品質的消費場景。
此外,溫江區還積極示范發展“訂單農業”新業態,圍繞餐飲需求引入優質企業打造特色糧經與新品蔬菜示范基地,實現田間到餐廳的直供渠道,促進了特色餐飲與區域農產品的有機結合。
為了構建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溫江區通過“土地入股+保底收益+利潤分紅”模式壯大集體經濟,建立了“送崗上門”勞務合作機制,促進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同時,溫江區還深化“以會營城”理念,推動區域綜合價值的提升,為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帶來了較大的綜合收益。
成都世園會溫江分會場的成功運營,不僅為溫江區乃至成都市的城市建設和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廣大市民和游客帶來豐富多彩的文旅體驗。未來,溫江區將繼續秉承創新理念,推動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和民生福祉的不斷提升。(王凡、實習生唐婧文)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