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近視手術,別忽略術后復查這個關鍵細節!

高考結束,除了畢業旅行,不少學生還擬定了摘鏡計劃——上大學是個全新的開始,他們想要通過近視手術給自己更清晰的大學時代。近幾日,各大醫院迎來咨詢近視手術的高峰。如何選擇近視手術依然是學生和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專家提醒,“選擇近視手術時需要規避風險,近視手術不是人們想象的‘一錘子買賣’,術前術后都需要接受主刀專家的指導和定期復查。因此,選擇手術量大、信譽高、有品牌實力和術后服務完善的眼科醫院至關重要。”
從成都市的情況來看,全飛秒和ICL晶體植入術是目前近視手術的主流。
自2013年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引進成都市首台全飛秒設備、2014年成都愛爾眼科醫院引進第二台全飛秒設備至今,成都全市眼科醫院全飛秒設備已達到28台,裝機機構包括四川省人民醫院、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成都東區愛爾眼科醫院、成都中醫大銀海眼科醫院等。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川大華西醫院眼科屈光手術中心10年來完成全飛秒手術5萬多例,而位於成都的幾家愛爾眼科(成都愛爾、成都東區愛爾、四川眼科)總計完成全飛秒超8萬例。“多院組合拳”形成合力,在成都眼科行業中佔據了重要份額。
眼科醫生們一致認同,不同情況的近視患者適用不同的近視手術。只是由於大多數近視患者度數穩定且角膜形態趨於正常,滿足全飛秒的條件,因此全飛秒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類似於“均碼”的近視手術,當下受眾廣泛。如果度數偏高或者角膜形態特殊,再或者有更高的視覺要求,則需要考慮另外的術式。
復查是確保近視手術安全和效果的關鍵環節,愛爾眼科四川省區副總院長周進提醒,各術式近視人群術后一天、一周、一個月、三個月、半年、以及術后一年,都應該定期進行復查,而且建議之后每年都進行一次復查。以ICL晶體植入術為例,復查時需要進行視力檢查、眼壓測量、裂隙燈檢查、光學相干斷層掃描、生物測量等項目。
對於高考生來說,做完手術后將來有可能會在異地上大學,近視手術后的異地復查就是高考生們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
其實不止是高考生,近視手術人群整體的異地復查需求都在增加。在近日愛爾眼科聯合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健康傳播與促進專項基金、新華社新媒體中心與中南大學愛爾眼科研究院、愛爾數字眼科研究所發布的《中、歐國際近視手術大數據白皮書2.0》顯示,全球異地復查的需求逐年增加,2023年近10萬人進行了異地復查,相比2021年增長59%。這一增長也反映了患者對於術后跟蹤和護理服務需求的提升。
為滿足異地復查需求,愛爾眼科推出了“全球復查護照”,通過愛爾眼科智慧醫院小程序的“復查護照”板塊,可以一鍵預約復查,並輕鬆查閱復查記錄和眼部數據等信息。這一創新服務不僅為患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術后管理方案,也象征著近視手術領域服務模式的進步和數字化轉型。(滕雲)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