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保護螢火虫,不隻為了被點亮的夜空(把自然講給你聽)

李學燕
2024年05月30日09:4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螢火虫成虫通過發光吸引配偶。對幼虫來說,發光不僅可以用來引誘小虫、尋找食物,還可以嚇唬那些想要吃掉自己的天敵。螢火虫是一種環境指示性生物,要想保護螢火虫,就要保護好綠水青山

  

  夏夜,螢火虫輕盈地飛舞在林間,如繁星點點,是不少人記憶裡的童年。其實,發光行為在自然界並不罕見,細菌、真菌、深海魚類,都有發光現象,但生活中最常見的,還是螢火虫。

  從分類學角度說,螢火虫並不是一種虫,而是一類虫。螢科和凹眼螢科的甲虫通常被稱為螢火虫。雖然最容易被注意到的是發光成虫,但並非所有種類的螢火虫成虫都能發光。反而是所有的螢火虫幼虫都可以發光。研究認為,最早獲得發光能力的不是螢火虫成虫,而是幼虫。

  螢火虫發光可不是為了給人類觀賞。螢火虫成虫通過發光吸引配偶,一旦彼此中意,便結為伴侶完成繁殖。對幼虫來說,發光不僅可以用來引誘小虫、尋找食物,還可以嚇唬那些想要吃掉自己的天敵。

  螢火虫發光是個能量釋放的過程,能量從何而來?螢火虫之所以能發光,是因為它集齊了熒光素和熒光酶,有自己的“電廠”。研究發現,不少昆虫都有類似熒光酶的蛋白,可大多數因為缺少熒光素而無法發光。此外,雖然螢火虫都有熒光酶基因,但部分種類發育的某些階段(如成虫)或某個性別(如雄成虫),這個基因被關閉或者表達能力變弱,無法產生熒光酶或者產生的熒光酶過少,也會導致螢火虫不發光或者發光弱。

  螢火虫漫天飛舞的場景,在哪兒能看到?隻要選對時間和地點,遇見螢火虫並非難事。螢火虫主要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河畔的森林是螢火虫的理想棲息地。螢火虫對環境要求較高,生態環境好、光污染少的地方就有可能遇到螢火虫。窗螢類螢火虫通常生活在森林茂密的地方,在雲南西部的高黎貢山,夜晚的公路邊就可邂逅這類螢火虫。扁螢類的螢火虫相對不怕光,昆明植物園中就有雲南扁螢。但無論是窗螢還是扁螢,它們的數量通常較少,因而很難出現漫天飛舞的畫面。棲息在較熱、低海拔地區的熠螢類螢火虫,不僅種群數量大,而且發光特別亮,童年記憶裡的場景,多半就來自這類螢火虫。如今,這樣的浪漫場景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中依然可以觀賞到。

  全世界已識別2000多種螢火虫,中國已知的螢火虫種類超過100種。其中既有夜行性的螢火虫,也有白天活動甚至成虫不發光的種類。保護螢火虫,不隻為了被點亮的夜空。螢火虫不僅好看,其生物熒光還在生物醫藥等領域具備較大的研究價值。不僅如此,螢火虫還是一種環境指示性生物,對於水污染和光污染尤其敏感。不少螢火虫幼虫生活在清澈的水中,生長階段特別怕農藥等污染,長大后又不喜歡亮光。有螢火虫出沒的地方,大多有干淨清潔的水體和植被茂盛的靜謐環境。能看到螢火虫漫天飛舞,通常意味著周邊有良好的生態環境,要想保護螢火虫,就要保護好綠水青山。

  (作者為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本報記者楊文明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30日 13 版)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