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重錦官城 滿城盡是藍花楹 外地游客來打卡
植物專家揭秘背后的原因

成都藍花楹開滿大街小巷
近日,成都的大街小巷被一抹夢幻的藍紫色席卷,原本熟悉的都市風景線因藍花楹的盛開變得格外迷人。這種顏色獨特的異域花卉以其獨特的色澤和優雅的姿態迅速成為熱門打卡項目。
社交平台上,搜索“成都 藍花楹”關鍵詞,便能看到眾多網友推薦的打卡攻略,“今年成都好像特別多藍花楹”“被開滿藍花楹的小巷驚艷到”。而“成都什麼時候有了這麼多藍花楹”這個問題,成為不少網友在網上發帖時的疑問。成都什麼時候種植的藍花楹?今年藍花楹為何“大爆發”?成都哪些區域可以觀賞到藍花楹?……
5月24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對話成都市植物園植物研究中心主任、高級工程師朱章順,探尋成都“突然”多起來的藍花楹背后的故事。
“成都的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浪漫”
5月23日上午,小布來到四川大學望江校區,看到此處的藍花楹樹古朴又清麗,花朵形態精巧,顏色從淡藍漸變至深紫,陽光下更顯晶瑩剔透,花瓣隨風飛揚落在草地上,像在青青草地的畫卷上潑洒著藍紫色的墨汁。
成都市民張女士正和她的母親在藍花楹樹下拍照。張女士告訴記者,今年我在網上看到成都市很多地方都有藍花楹,便帶著母親前來賞花。“藍花楹顏色比較特別,拍照很好看,不僅是我和媽媽,我身邊的很多同學、朋友也會專程找離得近的藍花楹拍照打卡。”
“自從雲南昆明的藍花楹火爆之后,一直想去昆明看看,今年突然發現成都也有了好多藍花楹,還挺驚喜的。”成都市民冉女士正在樹下拍照,她告訴記者,她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了很多藍花楹賞花攻略,計劃去多個點位拍照打卡。
不只是藍花楹,冉女士告訴記者,她去年秋天也專程到西南交通大學犀浦校區打卡鋪滿金黃樹葉的銀杏大道,今年還去了環城生態區的油菜花海中感受春天,“我覺得成都這座城市的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浪漫。”
記者在社交媒體上搜索關鍵詞,“#成都 藍花楹”詞條下十分熱鬧,有人表示被驚艷到,稱“滿城盡帶‘絕絕紫’”﹔有人甚至為了與小通巷的藍花楹合影,專程來成都旅游打卡。網友@吹落春秋 發布了她拍攝的小通巷中的藍花楹,曲徑通幽的小巷被藍花楹的色彩填滿。該網友在帖子中寫到:“為了這條街專程來了趟成都,真的太美麗了。”
藍花楹“大爆發”的背后:
多年的品種選育與優化
今年成都藍花楹為何“大爆發”?成都哪些區域種植了藍花楹?藍花楹是哪裡的樹木?……針對這些問題,成都市植物園植物研究中心主任、高級工程師朱章順作出了解答。
今年成都藍花楹“大爆發”,成為城市綠化“新寵”一事,朱章順並不意外。朱章順介紹說,成都行道樹大規模栽種藍花楹是在2016年前后開始的,在此之前人民公園、文化公園等地少量種植了藍花楹。“並不是今年才開始種植的,今年廣泛得到大家的關注可能是因為今年的開花效果比往年好。”朱章順說,藍花楹原產於南美洲,適宜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生長,“近年來通過成都園林工作人員進行品種選育與優化,再加上多年的生長,藍花楹對成都的氣候表現出較好的適應性,今年的開花狀況比較好。”
隨著藍花楹逐漸適應成都的氣候條件,其在城市綠化中的身影愈發常見,尤其是在東大街、武晉路、國華街及中環路北段等地段。
朱章順說,成都一直致力於提升城市綠化植物種類的豐富度,在利用好本土植物的同時,探索引進在成都有良好適應性的外來物種,“比如藍花楹,其獨特藍紫色花朵在喬木類植物中較為少見,能顯著增加城市景觀的觀賞性和多樣性。”朱章順補充說,“大家都比較關注藍花楹的花,其實它的葉子也非常有特色,纖細似羽,非常漂亮。”
“近年來,成都還引進了如黃花風鈴木、金葉榆、黃金槐、美國紅楓等外地特色景觀樹種,這些植物美化了城市空間,為成都的園林綠化增添了新的生態元素。”朱章順說。
朱章順特別強調,引進外來物種需要科學、嚴謹的論証過程。“不僅要具有突出的觀賞價值和適生性,還需要分析它們對本土野生動植物、土壤生態及水資源的影響。力求在豐富城市景觀的同時,維護原有的生物多樣性平衡,確保新引入的植物能夠與本地生態系統和諧共存。”
成都全年花期不斷、四季皆景
構建全年皆景的生態城市
在塑造與提升城市綠化景觀的進程中,不論是歷史悠久的本土樹種,還是精心引進的外來樹種,都共同編織著城市生態多樣性和視覺美感的多彩畫卷。
“在規劃城市綠化樹種時,我們會遵循著綜合考量植物的氣候適應性、景觀表現力等原則,構建更為豐富多元的綠色生態體系。”朱章順介紹了成都街頭全年花期不斷、四季皆景的畫面。
藍花楹的花期從5月初持續至5月底,在整個五月,用它獨特的藍紫色花朵為蓉城披上一襲藍紗。
6月,紫薇接棒綻放,其花期綿延至9月,成為夏日裡最持久的絢爛風景線。“紫薇是成都人的‘老朋友’了,陪大家走過許多個春秋。”朱章順說,“不同的是,近年來通過持續的品種選育與優化,如今種植的紫薇顏色更加豐富,花期的持續性、花朵的飽滿度等方面都有了更好的表現。”
隨后,9月的成都,空氣中將彌漫著淡淡的桂花香,預示著秋日的到來。緊隨桂花之后,便是成都市的市花——芙蓉的盛放時刻。“芙蓉展現著成都的地域特色,為城市保留了自然的底色和歷史的記憶,營造出親切而獨特的地域風貌。”朱章順說。
秋季的尾聲,菊花將在人民公園等地點相繼綻放。時間再來到歲末年初之際,蠟梅凌寒獨自開,幽香沁人心脾。“蠟梅盛放,就標志著一年的圓滿結束。”朱章順說,“成都的城市綠化及行道樹選擇,巧妙地結合了不同植物的花期,讓植物的豐富度更高,景觀的多樣性更好,構建一個四季花開、全年皆景的生態城市。”
未來
成都市民還將看到
哪些不一樣的城市綠化風光?
成都市公園城市局綠化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將繼續強化本土植物研究繁育和推廣應用,構建公園城市園林景觀特色。同時,合理控制鄉土和外來植物比例,探索引進更多美觀適生的外來景觀植物,提升城市公園綠地的生物多樣性和美學價值,讓市民一年四季都能享受到繁花似錦的自然美景。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彭驚 實習生 楊玙睿 攝影報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