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你是怎麼說服這根蘿卜長成白鶴的?”

2024年05月16日18:25 |
小字號

手握雕刻刀,在一個小小的蘿卜上耐心細致地雕刻,一刀一劃之間,一朵鮮花就在他的手中綻放。

李旭是成華的一名退役軍人,也是一名果蔬雕刻達人,憑借著扎實的“雕功”,他能將普通的食材雕刻得栩栩如生,也因此榮獲2023年“成都工匠”榮譽稱號。

今天,和華仔一起了解一下,他是如何“妙手生花”?

雕刻的種子從這裡種下

走進李旭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餐桌上陳列的精巧作品。在他的巧手下,普通的果蔬都變得靈動而富有生機,白蘿卜變成“仙鶴”,南瓜變成“花瓶”,西瓜變成“花朵”……

俯身細看,李旭將白蘿卜的紋理和形狀完美地勾勒成了仙鶴的輪廓,好似即將展翅高飛,南瓜花瓶上還刻畫了一條巨龍,鱗片層次分明,眼睛明亮,仿佛就要從瓶身上飛出。每一件作品不僅線條流暢,而且造型美觀,精湛的技藝令人叫絕。

“雕刻非常考驗人的耐心,在部隊的經歷恰好磨練出了自己吃苦耐勞的品性,經常會為了雕刻一坐就是一天。”李旭告訴華仔,從10多歲接觸雕刻技藝開始,最初需要在白紙上先描摹作品,然后在果蔬上畫出雛形,雕刻完一個作品要花很長的時間。

如今,通過反復練習,苦練雕、修、刮、磨等各種手藝,李旭已經可以直接上手雕刻,一套工具運用得無比熟練,10分鐘就能完成一件簡單的作品,而且運刀流暢自然,韻味十足。

對於食材挑選,李旭也已經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經驗。“我最常用的食材是白蘿卜、胡蘿卜、心裡美蘿卜等各種蘿卜,還有西瓜、哈密瓜等水果,挑選時要選擇這些果蔬裡實心部分比較長的品種,更易上手。”李旭說。

除了不斷打磨技藝,雕刻也需要用心觀察生活。在創作的瓶頸期,李旭喜歡到戶外四處走走看看,一次他散步來到河邊,看到白鷺展翅高飛、自由翱翔的模樣,心裡萌生了雕刻鳥類的想法。

通過每天來到河邊悉心觀察,大膽構思新的雕刻造型,李旭最終用白蘿卜刻出了細長的仙鶴,用胡蘿卜雕刻仙鶴的頭頂冠,惟妙惟肖的新作品“白鶴”便做成了。李旭也用這一作品參加了中餐烹飪世界錦標賽,最終喜獲銅獎。

熱愛鑄就工匠精神

談到學習雕刻技藝的初衷,李旭說,這其實緣於他小時候一次逛展覽的經歷,一位老師傅精湛雕刻技藝讓兒時的他深受吸引。而他能在雕刻之路上走得長遠,則要感謝部隊的一位戰友。

在部隊時,這位戰友看到李旭對菜品雕刻技藝十分感興趣,便送了他一把雕刻刀。這給了他極大的鼓勵和勇氣,從此便拿起雕刻刀,踏上了學習雕刻的漫漫長途。李旭告訴華仔:“剛開始的時候沒有啥頭緒,我就用筆在白紙上描畫勾勒、構思圖案,一遍又一遍地練習。”

退役回到地方工作后,李旭仍然保持著對雕刻的熱愛,帶著勤奮刻苦的學習勁頭和部隊以練為戰的作風,利用下班時間全身心地投入到練習雕刻技藝中。

國際廚師技能大賽特金獎、中餐烹飪世界錦標賽銅獎、四川省技能大賽“豪吉杯”雕刻銅獎……在李旭家中,收藏了滿滿一櫃子的獎狀、獎牌,那本印有2023年“成都工匠”獲獎人員名錄的書籍也被他珍藏。

李旭的職業成就,也得益於成華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的助力。近年來,成華大力實施“戎才百人”工程,培養“成都工匠”、行業領軍人才、就業創業之星、技術能手、就創導師、專家學者等各級各類人才,積極幫助退役軍人盡快實現軍地角色轉換。

“今后我會繼續保持部隊的優良作風,踐行卓越的工匠精神,以刀代槍,不斷提升和豐富作品,努力雕刻出更加美好、精彩的人生篇章!”李旭告訴華仔。(記者/毛藝宏)

來源:成華發布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