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毛病新方法 成都這個社區率先嘗試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在2024年世界免疫周即將來臨之際,一場以“關注慢病人群疊加風險,醫防融合共促老齡健康”為主題的科普活動在成都舉辦,成都大學附屬醫院全科醫學科副教授鄧茂林和武侯區晉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楊梅出席活動,圍繞常見感染性疾病的危害和負擔、預防和管理等內容展開探討,提升高風險人群(如慢性病人群)對疾病的風險認知,醫防融合盡早預防,幸福助老。
多病共存風險高,年紀越大越需警惕“疊加風險”
數據顯示,隨著年齡的增長,中老年人的各組織器官生理代謝功能和免疫機能逐漸衰減,且常同時存在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腎臟疾病等慢性疾病,罹患感染性疾病的風險顯著增加。目前,中老年人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包括流感、肺炎、帶狀疱疹等。
鄧茂林介紹:“帶狀疱疹,俗稱‘纏腰龍’,又叫‘蛇纏腰’,這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膚病。大約1/3的人在一生中會患帶狀疱疹,發生概率較高。”
疼痛是帶狀疱疹的典型症狀,帶狀疱疹后神經痛是其最常見的並發症。帶狀疱疹皮疹出現后持續超過90天的疼痛為帶狀疱疹后神經痛,是慢性期疼痛。帶狀疱疹后神經痛可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對此,鄧茂林分享道,“2018年我遇到一個病人,至今6年還在受帶狀疱疹后神經痛的苦惱。而且他的疾病管理起來也相當復雜,不僅要鎮痛,還要通過吃抗焦慮藥緩解他的焦慮、抑郁和睡眠障礙。有時痛起來了,他還會深夜打電話向我咨詢。”
積極做好健康管理,科學預防帶狀疱疹
疫苗接種已成為覆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公共衛生服務。通過疫苗接種,已取得了顯著的防病效果。目前,提高成人疫苗接種是急需思考解決的問題。成人、尤其是老年人健康狀況復雜,大多有基礎性疾病,易受流感、肺炎等疾病的侵襲。
開展成人、尤其是老年人疫苗接種,是減輕醫療資源負擔、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加大對成人疫苗接種重要性的認知,推進成人疫苗接種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可提升成人疫苗接種的可及性和便利性,更大程度發揮疫苗接種對疾病防控的作用。
楊梅表示:“關注老年疫苗接種,當好社區居民的健康‘守門人’,是基層當前最重要的工作組成部分。我們不僅要做慢性病的診療工作,還要做好常見感染性疾病的預防工作,以更好地實現居民的全方位健康管理。”
如何更好地將醫防融合走深走實,楊梅舉例道,“武侯區晉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目前正在做相關嘗試,如今全科醫生,也就是老百姓的家庭醫生,已成為百姓疾病預防關口的健康‘守門人’。在診療過程中能結合不同居民的健康需求,以及他的既往史、過敏史,開具相應的疫苗處方,將預防工作提前。”
此外,楊梅也強調:“中老年人接種疫苗前牢記3大‘關鍵詞’,即年齡、保護效力和禁忌証。我們日常工作中常接到這種咨詢,就是患者有風濕免疫性疾病,在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時候是否合適進行帶狀疱疹疫苗的接種。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一般建議患者在疾病穩定期進行預防接種,或者在免疫抑制治療開始 2~4 周前接種疫苗,並且首選滅活疫苗和重組蛋白疫苗,不建議接種減毒活疫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