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250公斤瀘州羅沙稻在海南經選育后回鄉移栽進核心基地

“返鄉”羅沙貢米回香在望

2024年04月20日08:18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返鄉”羅沙貢米回香在望

瓶頸

●因長期種植,羅沙貢米稻谷香味基因混雜率達82%,羅沙貢米種子出現基因混雜退化、種質資源滅失等風險

●隨著稻米品質下降、效益降低,種植面積快速縮減

對策

●高標准建設羅沙貢米基地,使得基地水田能排能灌,方便保障機械作業和種植管理

●探索稻谷種子改良提純復壯行動,50個羅沙稻谷植株樣品“出差”海南,完成種質資源篩選和鑒定

●根據3個基地的種質資源株系圃試驗結果,初步篩選香味和品種典型特性明顯的羅沙稻在今年正式大面積推廣

“羅沙稻分蘖力弱,至少要兩粒谷插秧才能保証產量。”4月17日上午,瀘州市龍馬潭區特興街道羅沙村水稻基地內,龍馬潭區農業農村局農技站副站長曾勁鬆正在指導農戶插秧。一捆捆被拋到田中的秧苗,正是龍馬潭區特產——羅沙貢米。

羅沙貢米曾是明末清初的宮廷貢米,有“米中鈣王”之稱,在當地有很長的種植歷史。因其烹煮后口感軟糯香氣扑鼻,在當地更是有“樓下煮米樓上香”的說法。然而,近年來,該品種稻米卻遭遇香味退化、減產等瓶頸。

這批正在栽種的秧苗,是瀘州此前送往海南經過選育並“回鄉”的羅沙貢米新谷種。

因長期種植,出現基因混雜退化

“以前那個米真的香,你拉一袋米放在后備箱,整個車子都聞得到,煮出來更香。”家住龍馬潭區魚塘街道的居民甘立平說,過去很多人都愛買羅沙貢米摻在其他米裡煮,但現在不太會這麼做了,因為它沒有以前香了。

羅沙貢米香味為何逐漸消退?當地農業農村部門檢測發現,羅沙貢米稻谷香味基因混雜率達82%,“因為長期種植,羅沙貢米種子出現基因混雜退化、種質資源滅失等風險。”

更令人擔憂的是,隨著稻米品質下降、效益降低,種植面積快速縮減。

為了找回羅沙貢米曾經的濃香,近年來,當地高標准建設羅沙貢米基地,使得基地水田能排能灌,方便保障機械作業和種植管理。

同時,探索稻谷種子提純復壯行動。2022年,龍馬潭區農業農村局與四川農業大學聯合開展羅沙米品質提升研究工作。同年8月,50個羅沙稻谷植株樣品“出差”海南,完成種質資源篩選和鑒定。

“我們在海南省陵水縣建設羅沙稻種質資源鑒定和篩選圃1畝,實現空間隔離和時間隔離,達到與其他水稻品種間不竄粉的條件。”龍馬潭區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徐超介紹,在海南對種子的生育期、株型、葉型、穎尖色、產量構成基本要素等進行田間初步評價,收獲20個中選單株種子。之后通過米質和蒸煮食味評價,又選擇品種典型性明顯、一致性和穩定性最好的5個株型。

去年,這5個株型分別在海南省陵水縣、瀘州市龍馬潭區、成都市溫江區的羅沙稻基地內種植,再次篩選綜合指數高的種子。“根據3個基地的種質資源株系圃試驗結果,我們初步篩選香味和品種典型特性明顯的羅沙稻,在今年正式大面積推廣。”徐超說。

提純大面積播種,期待今年秋收

3月5日,250公斤從海南基地送來的羅沙稻,被播撒進位於特興街道羅沙坪的秧田內。經過一個多月的育秧,提純復壯后的羅沙稻逐步被移栽進200畝的羅沙貢米核心基地內。

“把薄膜揭開的時候就聞到香氣了。”“不曉得會不會像以前那麼香。”正在插秧的幾名村民回憶起新的羅沙稻舉行“開秧門”儀式的情景,相互討論著。他們對久違的香味感到開心,期待著秋天迎來豐收。

雖然在村民眼中,羅沙貢米已經回香,但對於曾勁鬆和徐超等人而言,關鍵階段才剛剛開始。“這是提純后的羅沙稻第一次大面積播種,是否成功要看今年秋收。”曾勁鬆現在最關心的就是播種密度和追肥問題,這將直接影響羅沙稻的產量。

“如果成功的話,今年羅沙稻畝產將達800斤,一畝地可以出500斤米,羅沙米市場價每斤6—7元,核心基地的產值就能達60萬—70萬元。”曾勁鬆盤算著。

曾勁鬆介紹,羅沙貢米基地包括核心產區在內共有500畝,今年羅沙貢米回香成功后,將在全區推廣種植羅沙貢米,“怎麼都要種上幾萬畝。”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高啟龍 趙榮昌瀘州觀察 龍欣雨 周夢穎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