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四川

@四川高考生,今年“強基計劃”招生專業多了這些

2024年04月18日08:26 | 來源:川觀新聞
小字號

原標題:@四川高考生,今年“強基計劃”招生專業多了這些

  近日,開展“強基計劃”招生的高校都發布了今年的招生簡章。川觀新聞記者梳理發現,相較去年,有不少高校新增了招生專業(方向)。

  北京大學:

  生物科學類新增生物醫學工程、基礎心理方向,化學類新增材料方向

  被北京大學“生物科學類-生物醫學工程”錄取的考生將在“生物科學類-生物醫學工程強基班”就讀,該班招收對生命健康相關技術研發與研究感興趣,在數理化或信息技術方面成績優良的學生,學習生命科學的基本理論、現代生物醫學工程學研究方法和實驗技術等﹔同時涵蓋信號處理、生物傳感與影像、生物材料和新藥開發等方向。學生入校后進入工學院,由工學院、未來技術學院和生命科學學院共同培養。

  生物科學類(基礎心理方向)結合學校提出的“低年級進行基礎教育和通識教育,在高年級進行寬口徑的專業教育,逐步實行在教學計劃和導師指導下的自由選課學分制和自主選擇專業制度”的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了“強化基礎,分流培養,提高素質,促進交叉”的本科生培養理念。學生入校后進入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由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和生命科學學院共同培養。

  被北京大學“化學類-材料學”錄取的考生將在“化學類-材料科學與工程強基班”就讀,該班招收對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感興趣,並在數理化或信息技術方面成績優良的學生,注重材料、化學等多學科的交叉融合與應用,旨在培養具有深厚化學和材料科學理論基礎、掌握全面實驗技術技能的創新型人才。學生入校后進入工學院,由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和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共同培養。

  復旦大學:

  新增信息與計算機科學專業,新增物理學類(核物理)、化學類(高分子化學)方向

  據學校介紹,信息與計算機科學專業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寬口徑專業,將結合信息學、計算機科學、數學、物理和電子等多個學科的知識與技術。

  物理學類核物理方向,著重培養學生核物理及其應用的專業核心能力﹔化學類高分子化學方向,聚焦為新一代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信息通信等行業先進智能制造提供強有力支撐。

  同濟大學:

  新增海洋科學專業

  同濟大學海洋科學專業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在學生培養過程中,該專業緊密結合當前的科技發展和未來發展趨勢,重視多學科交叉融合、發展AI+大數據的智慧海洋。本科階段設置了豐富多彩的實踐性環節及課程,有蘇州、太湖、舟山、崇明以及海上綜合實習等。目前,同濟的海洋科學圍繞“氣候演變熱帶驅動”和“西太平洋地質演變”兩大長期學術目標,形成了“古海洋學與古環境”“深海沉積學”“深海生物地球化學”“大洋岩石圈演化”和“油氣資源與勘探”等五個緊密結合的研究方向。

  上海交通大學:

  新增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

  被該專業錄取的考生將進入“旭華班”就讀,其培養方案強調將“數理基礎-工程能力-科學思維”一體化培養,強化同人工智能、綠色低碳等領域深度交叉融合,致力於培養為海洋高端裝備設計制造、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海洋安全維護保障等國家海洋強國戰略需求方向培養一批拔尖創新人才。“旭華班”採取本博銜接貫通培養,學生可以在本科二年級或三年級直接確定研究方向並選擇導師,本科三年級結束后可申請提前進入銜接研究生培養的學習階段,開展學術研究、修讀博士階段的課程,最大程度地縮短人才培養周期。

  浙江大學:

  新增生物育種科學專業

  浙江大學生物育種科學專業以作物學、園藝學、植物保護為核心支撐學科,實施“1+1+1”導師團隊、國際化高水平課程體系、沉浸式高水平科創訓練、國際教學顧問委員會、領袖素養“A+B”計劃、高質量多元出口模式的“六位一體”培養體系。圍繞作物生物育種關鍵技術和方法及產業鏈,設置大數據與種質創新、品種設計與智造、種子智能生產與安全3個研究方向,著力解決優異品種創制的關鍵科學與“卡脖子”技術問題。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新增地球物理學專業

  中國科大地球物理學學科為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擁有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多次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近年來在火星磁強計、測風量子激光雷達研制等方面取得突出創新成果。該專業學習運用物理學的各種原理和方法,以強有力的數學和計算機應用為工具,研究地球與行星的內部結構、狀態和運動規律、各圈層的演化和相互作用及其對人類的影響﹔為了解整體地球系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行為,為認識和預報地震、火山、滑坡等自然災害,為解決資源探測、能源開發、工程建設等實際問題提供理論指導。

  西安交通大學:

  新增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

  材料科學與工程是西安交通大學的一門綜合性學科,涉及材料的制備、性能優化、應用開發等方面。該專業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實驗技能,使其具備解決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實際問題的能力。畢業生在材料研發、制造、應用等領域具有廣泛的就業前景,是推動科技進步和工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川觀新聞記者 江芸涵)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