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成都

成都武侯區這樣給微波射頻產業集群做“加法”

2024年03月26日17:47 |
小字號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微波射頻產業是技術密集型產業,有望不斷催生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是武侯區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

成立微波射頻產業科創聯盟,發布《加快建設微波射頻產業高質量發展引領區的政策措施》,組建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領銜的產業發展科技顧問團隊……自去年獲評國家級特色產業集群以來,武侯區圍繞微波射頻產業高質量發展動作頻頻,引導集群內企業搭建產業化互動平台,不斷推動“產政學研用金”深度合作,呈現上下游對接耦合、協同發展的態勢。

產研融合

深耕細分領域

回顧武侯區微波射頻產業發展歷程,是一個立足電子信息產業,不斷深耕細分領域的過程。90年代初期,一批從事無線電頻譜的高科技民營企業在武侯落地生根。

​武侯區新經濟局產業總監:

“當時,這些企業圍繞電子信息產業探索細分領域,經過30年發展,武侯區形成了雷達、通信為主體,射頻軟件測試服務為特色,微波半導體(模組)元器件生產相配套的產業發展格局。”

微波射頻產業在武侯區的集聚發展,與本土領軍企業的快速成長和轄區豐富的科創資源息息相關。例如,華日通訊、錦江電子、佳發教育等在各自領域的明星企業均在武侯區成立並發展超過二十年。

​佳發教育負責人:

“從最初3個人創業到現在公司超過800人,產值也從30萬到現在近7億,目前公司已建成自己的專業樓宇,取得如此發展成效,除了對微波技術的專研,更得益於武侯區政策環境的支持。”

另一方面,武侯區內四川大學等高校院所有15個國家級科研平台,5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優質的科創資源也為微波射頻產業創新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

今年,武侯區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陳鯨,中電科10所首席科學家盧建川,中電科29所副總工程師肖慶,四川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教授陳星,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張波,西南交通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教授鄒喜華頒發“產業科技顧問”聘書,組建以陳鯨院士為首席科學家的產業發展科技顧問團隊,加強產業發展研究,助力企業持續深耕微波射頻這一電子信息細分領域。

工業上樓

推動集群發展

在窗明幾淨的高樓內,產線正進行批量生產,工程師忙著調測不同型號的射頻收發組件﹔產線的樓上,研發中心依據產品的不同用途,對射頻收發系統的參數進行設計,這就是工業上樓。在武侯區微波射頻產業園區,200余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聚在各個都市工業樓宇內,形成龍頭企業引領、中小企業集聚、產業集群良性互動的融通生態體系。

集群的魅力也吸引更多企業加入,去年底落地武侯的成都遠望雷芯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作為一家以雷達研發制造為主的微波射頻企業,遠望雷芯相關負責人表示,武侯區持續舉辦“微頻論道”系列活動,面向集群內的企業,搭建產業化互動平台,為企業聯動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去年10月,遠望雷芯參加了一場微波射頻主題“露營”活動,和園區、上下游企業、專家精准對接交流,不斷探索新的研發需求和應用場景。

​遠望雷芯相關負責人:

“政府搭建的產業互動平台,有利於我們與上下游企業緊密互動,在更多本地化配套的基礎上,加速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

加入集群后,遠望雷芯不僅可以在利好政策支持下,壯大現有產能,還可借助產業互動平台,與上下游企業、產業鏈人才緊密互動,不斷推進技術創新,拓展產品應用場景。

無獨有偶,新近“入群”的能鈉通訊也有同樣的感受。企業相關負責人說:“我們在考察時發現這裡集聚了大量行業上下游企業,加入微波射頻產業集群意味著大幅降低採購成本並提升生產效率,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

“產業集群發展后,創新資源集聚能力增強,已聯合建設10多個實驗室等創新平台。”武侯區新經濟局產業總監介紹說,今年武侯區將實施機制護航、創新強基、強鏈領航、空間擴展、企業成長五大行動,推動微波射頻產業高質量發展。

武侯區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微波射頻產業細分領域多、研發投入要求高的特點,武侯區研究制定惠企措施,增強政策的准確性、實效性和可及性,分類逐戶為轄區企業畫像建冊,利用稅收大數據精准匹配“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等適用政策,實現稅費紅利直達快享,助力微波射頻企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記者:蒲振韜 視頻:祝 秋 陳曦峰 楊嵐麟)

來源:武侯發布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