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四川

天府糧倉的智慧化探索——

科技賦能,讓顆粒歸倉數據回倉

2024年03月26日07:41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科技賦能,讓顆粒歸倉數據回倉

3月14日,青白江成都糧食集團所屬庫點,技術員張浩不停滑動鼠標點擊屏幕,查看各個糧倉的實時參數。

  屏幕上的參數分為兩個部分:質量狀況、糧情分析。其中質量狀況包含水分、雜質、不完善粒3個指標。糧情分析則包含外溫、糧溫、倉溫、倉濕等。

  各個參數旁邊,顯示著當前糧庫的標號、長寬容量等基本信息。“每天都會定時查看,如果有異動系統也會實時發出警報。”

  其實從地理環境看,青白江夏熱冬暖,且春季氣溫回暖早,並不利於存儲糧食。

  如今,這裡的糧食不僅住進了“空調房”,還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和大數據管理,讓糧食“新”的時間更久,“質”也更高。

  

  降溫度降能耗

  糧食住進綠色“空調房”

  “這個是我們的改造實驗對比倉。”走到儲備庫的26號倉門前,張浩停了下來,他介紹,糧食存儲最適宜的溫度一般在20攝氏度以下。改造前,這裡的夏季平均表層糧溫達到28攝氏度,改造后直接下降到18攝氏度。“相當於讓糧食住進了‘空調房’。”

  這是怎麼做到的?成糧集團副總經理禮楠介紹,為了確保糧食能在低溫、低氧環境中儲存品質不受影響,這裡採用了淺層地冷控溫儲存技術。

  “糧倉裡的糧食,容易裡面溫度低,表層溫度高。我們通過密閉的智能環流系統,讓這裡的溫度從內到外循環起來,這樣不僅能保持溫度,還能節省電量。”

  環流系統是如何工作的?怎麼保障碩大的糧倉裡各個地方的溫度都不過熱?

  禮楠介紹,糧堆裡埋藏了幾百個溫度傳感器,對糧食溫度進行實時監控。“如果循環的低溫不夠用,還會通過制冷設備實時補冷。”而這個過程,甚至不需要人為監管。整個溫控系統都由人工智能控制,全年平均糧溫能保持在18攝氏度以下,讓糧食長期處於“休眠”狀態,較好保持糧食新鮮度,實現常儲常新。

  通過這種智慧化系統控制溫度,用電能耗會不會大幅提升?

  “反而降低了。”青白江國家糧食儲備庫負責人譚秀玲說。在糧倉的倉頂,一排排光伏面板正在工作之中。這裡利用現有低溫庫倉頂資源,推廣“倉頂陽光”工程——在糧倉倉頂建設光伏發電系統,滿足糧庫辦公及生活用電需求。

  四川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安全倉儲與科技處副處長封濤介紹,從全省來看,糧食儲備領域目前光伏應用已覆蓋倉容350萬噸,有效降低糧庫儲糧用電成本40%—50%,推動綠色低溫儲糧技術可持續應用,促進糧食產業降耗提質增效。

  

  接入超1.8萬台感知設備

  變“人找問題”為“問題找人”

  更高質量的糧倉,不僅需要儲備糧本身具有更高質量,安全防控也是關鍵所在。

  在監控中心大屏幕上,當一個糧倉倉門打開時,系統立即彈窗提示,並把相關視頻記錄下來。誰、幾點鐘進入糧倉、什麼時候出來、糧倉糧食的變化,一目了然。

  封濤說,智能化糧倉的最大變化,就是從以前傳統的人工盯防下的“人找問題”,改變成AI監測下的“問題找人”。

  “過去的視頻監測系統沒有AI人工智能算法,人很難做到24小時、無死角監測盯梢,在電腦端盯著找問題既辛苦又容易有紕漏。”封濤說。

  現在,安全監管系統借助華為鯤鵬雲的算力,對糧庫的具體業務進行了個性化場景適配。安防方面,AI攝像頭的實時捕捉能24小時防范區域入侵,自動報警。通行管理方面,道路關鍵卡口部署車牌識別攝像機,實現車輛信息採集、出入庫監測。

  糧庫出入口的地磅室裡,記者看到一輛剛剛離開園區的卡車的信息、卡車的車牌號、業務單號、進場重量、出場重量一目了然。

  整個庫區的作業安全方面,人工智能系統也進行了全面介入。系統通過安全帽監測、人員倒地監測、吸煙監測等十幾種AI視頻算法,對危險作業行為及時預警提示。

  目前,全省糧食儲備系統接入的設備數量已超過1.8萬台。華為雲工程師介紹,糧庫場景下的AI識別工作與其他場景不同,因倉內環境的特殊性,倉內的人工智能攝像機在物理上具備特殊的防爆防熏蒸能力,同時還支持很多糧庫特有的幾十種場景化算法,包括倉內糧面異動、糧面虫害、人員倒地、視頻遮擋等,都能精准識別出來。

  

  數字技術實現垂直管理

  確保糧食“顆粒歸倉、數據回倉”

  “這套系統所實現的最大價值,是對糧庫的垂直管理。”封濤介紹,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的具體應用,全省糧庫運營過程中產生的數據將在部署於鯤鵬雲平台的智慧系統上匯聚。

  在數據中控台的屏幕上,全省各個大型糧庫的實時數據不斷閃動。封濤介紹,整個數據系統通過AI技術,進行智能糧情監測,通過“數據駕駛艙”的方式,讓所有數據主動動起來,以達到預警、提示、處置的目的。“這些數據覆蓋了糧食收購入庫和保管全過程、全鏈條。”

  截至今年年初,四川省級糧食管理平台已覆蓋省市縣332家承儲企業和544個庫點的數據,錄入省市縣三級儲備糧486萬噸、商品糧3.8萬噸,實現數據自下而上,實時有效互聯互通。

  這樣的信息化覆蓋,還能讓管理更科學。

  同時,通過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四川基於省級政務雲華為雲平台,統一部署四川省政策性糧食購銷監管系統,構建標准化流程+實時化監管方案。同時優化再造出入庫、網上競價銷售等14項符合四川實際的特色流程,確保儲備糧安全看得見、摸得著。

  “我們想達到的目標,就是‘顆粒歸倉、數據回倉’。這也是‘天府糧倉’信息智慧化、管理精細化的具體探索。”封濤說。(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唐澤文)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