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新聞資訊

向深部挑戰,四川冶金地質勘查院以科技創新實現找礦突破

2024年03月14日16:57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春暖花開,好消息從四川省冶金地質勘查院(以下簡稱:地勘院)傳來——該院在四川甘洛鉛鋅礦集區,開展“三位一體”深部成礦預測研究,指導沙俄祖鉛鋅礦深部取得找礦突破,新增鉛鋅金屬資源量18.5萬噸。

率先提出並証實岡底斯斑岩銅礦帶的存在

我國是“缺銅大國”,更是“銅需大國”,銅儲量不足世界的4%。這讓多個地勘隊伍以找“銅”為己任,成立於1978年的四川省冶金地質勘查院便是其中之一。

幫布勒項目物探工作現場。四川省自然資源廳供圖

幫布勒項目物探工作現場。四川省自然資源廳供圖

位於雅魯藏布江中游北岸的西藏拉薩市尼木縣,岡底斯山脈在境內綿延縱橫。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科學家們依據地質背景推測,這裡很可能蘊藏著斑岩型銅礦,但一直沒得到証實。2000年,四川省冶金地質勘查院承接了中國地質調查局資源評價項目,針對尼木地區的斑岩型銅礦,進行礦產資源潛力評價,開始了長達6年的尋“銅”之旅。

“我們用大比例尺激電中梯和雙頻激電測量,圈定物探異常﹔再對所獲異常進行分類、解析、推斷和鑽探驗証,最終首次提出並証實了岡底斯斑岩銅礦帶的存在,大大推動西藏岡底斯斑岩銅礦帶的勘查、研究工作。”憶當年,參與項目的工作人員至今心潮澎湃。

在此基礎上,地勘院通過對異常區域再分析,發現並初步評價廳宮、白容、崗講礦區大型—超大型斑岩銅礦,估算工業礦銅資源量87.95萬噸、低品位礦銅資源量370萬噸。之后,該項成果榮獲中國地質調查局優秀成果獎,並成為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獲獎成果中的重要部分。

這只是地勘院諸多找礦成果中的一例。此外,該院的勘查項目還獲得冶金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二、三等獎等獎項﹔提交鐵礦石量29億噸、錳礦石量4287萬噸、銅355.97萬噸、金74.684噸、銀99.3噸、鉛鋅573.16萬噸,其中太和深部及外圍提交鐵礦石資源量佔四川省鐵礦整裝勘查新增資源量的近40%﹔涌現四川省勞模、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最美地質隊員、四川省金羅盤獎獲得者等各類技術人才﹔地勘院則被評為全國模范地勘單位。

運用創新理論向地球深部進軍

深部和隱伏礦床找礦一直是世界性難題,但地勘院人敢於向“超斜、超深、超難、超大”挑戰。

因為蘊藏著548.1萬噸的優質鉛鋅礦,四川省涼山州甘洛縣曾被譽為“西部鉛都”。但大量的開採,也帶來了礦產資源的日漸枯竭。如何讓老礦山煥發新生?地勘院臨“危”受命。

然而,危機礦山找礦難度大、工作程度高、探礦深度大,電磁干擾因素復雜,缺乏系統的理論指導和有效的方法手段……怎麼辦?唯有從勘查理論的創新入手。在不懈的努力下,地勘院的技術專家們首次測得區內鉛鋅礦床的閃鋅礦同位素年齡,推測成礦時期屬早三疊世,並鎖定了區內鉛鋅成礦物質的來源地層。“我們創新運用‘三位一體’成礦預測理論,通過研究擬定成礦地質體、成礦結構面、成礦作用,建立了甘洛礦集區鉛鋅深部找礦預測模型並運用於勘查項目中,有效預測了礦體產出的具體空間位置,精准指導了工程控制。”地勘院地礦發展中心主任魏宇介紹。

坑內鑽地質編錄。四川省自然資源廳供圖.jpg

坑內鑽地質編錄。四川省自然資源廳供圖

最終,項目新增鉛金屬量10.49萬噸、鋅金屬量7.86萬噸、伴生銀金屬量67噸,新增1處中型礦床,解決了礦山資源枯竭問題。

理論指導實踐,是找礦突破的關鍵。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實施以來,地勘院自籌科技創新資金478.48萬元開展戰略性礦產基礎選區深部找礦方法和綜合利用研究13項,其中基礎選區研究提交找礦靶區30處,利用選區成果向中央、省及市州各級財政提出找礦立項建議21項,新發現中型金礦1個,新增瑪瑙礦產地2處,新增資源量規模達大型礦床1處、中型礦床1處。

創新資源保障模式實現增儲上產

鐵礦石是重要戰略性礦產,四川省鹽源縣平川鐵礦則是四川冶金工業一顆耀眼的明珠。平鐵牌礦石因為自熔性好、雜質含量低、含鐵品位高,被形象地稱為高爐“味精礦”。2020年,平川鐵礦在完成露天開採后轉為地下開採,但是由於礦山企業地下開採技術管理能力儲備不足,露轉坑推進十分緩慢。關鍵時刻,平川鐵礦的負責人想到了地勘院,希望能獲得地質科技的強力支持,盡快推進鐵礦石增儲上產。

康定長岩窩野外踏勘。四川省自然資源廳供圖

康定長岩窩野外踏勘。四川省自然資源廳供圖

地勘院的確沒有讓他們失望。

作為全國少有的地質勘查開發技術全產業鏈融合發展的地勘單位,地勘院在與平川鐵礦達成了F+EPC的總承包合作,探索建立了投資+礦山設計、基建、開採、管理及礦山地質技術服務一體的“交礦石”合作模式。2023年啟動基建,計劃2024年第三季度正式投產,投產后年採鐵礦石50萬噸。

四川是礦產資源大省,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目標已明、方向已清,四川再擔重任﹔找大礦找好礦、高效開發資源,更是地勘單位的歷史使命。“未來幾年,我們將大力推動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新裝備的研發、推廣和應用,以及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加快戰略性及新能源礦產找礦突破,爭取為提高我國礦產資源保障能力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四川省冶金地質勘查院相關負責人堅定地說。(朱虹、趙蕾)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