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代表委員熱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2024年03月09日08:2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數據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版式設計:沈亦伶

  忠誠履行職責  篤行司法為民

  本報記者  魏哲哲

  3月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代表委員表示,過去一年,人民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聚焦“公正與效率”工作主題,堅持能動司法,做深做實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推動審判工作現代化邁出堅實步伐。

  做深做實為大局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

  嚴厲懲治境內外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審結電信網絡詐騙案件3.1萬件6.4萬人,同比增長48.4%﹔力解中小企業急難,推動清理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執行到位金額187.8億元﹔依法嚴格保護知識產權,適用懲罰性賠償319件,同比增長117%,判賠金額11.6億元,同比增長3.5倍……2023年,人民法院聚焦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落實統籌發展和安全要求,找准司法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結合點、著力點。

  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金銀牆代表表示,以高質量司法服務保障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人民法院重任在肩、責無旁貸。福建法院創新發展“晉江經驗”,強化“如我在訴”意識,切實當好民營企業的“老娘舅”,加強知識產權全鏈條司法保護,堅持善意文明執行,最大限度減少採取強制措施對被執行企業權益的影響,營造更加穩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營商環境。“要進一步深化與行政執法機關良性互動,強化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促進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務服務不斷優化,大力營造惠企安商‘暖環境’。”金銀牆代表說。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人民法院把依法平等保護原則融入司法政策、落到個案辦理,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實事求是、依法再審糾正冤假錯案,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安徽蕪湖機器人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許禮進委員說,要深化涉案企業合規改革,引導企業依法合規經營、完善企業治理,讓尊崇法律、敬畏規則成為自覺。

  環境資源審判是生態環境法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內蒙古大學法學院教授鄂曉梅委員說,一年來,最高法以深化理念變革引領環境資源審判工作高質量發展,堅持能動司法、綠色發展、系統保護、最嚴法治、協同治理等理念,服務美麗中國建設。期待最高法繼續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總結生態環境司法實踐經驗,加大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力度,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堅實法治保障。

  “人民群眾對電信網絡詐騙深惡痛絕,必須依法嚴厲打擊。”四川天府銀行董事長黃毅代表說,一些犯罪分子利用買賣銀行卡,參與“兩卡”犯罪活動的情況比較突出,建議人民法院結合典型案例強化警示教育,積極開展反電詐知識宣傳活動,進一步提升群眾的反詐意識,守好群眾的錢袋子。

  辦好群眾身邊案,保障和增進民生福祉

  過去一年,人民法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如我在訴”意識辦好每一起民生案,貫徹實施好民法典,保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全方位呵護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等,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隨著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飼養寵物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但部分飼養人缺乏責任意識,對犬隻疏於管理,引發矛盾糾紛。“養犬安全是社會治理中需要關注的問題。”遼寧省本溪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志強代表說,最高法通過發布飼養動物損害責任典型案例,明確飼養寵物是個人權利、管住管好是法定義務,強化養犬有責、養犬負責意識,有助於推動形成嚴格執法、全民守法的養犬氛圍和環境。

  “在信息網絡上針對個人肆意發布謾罵侮辱、造謠誹謗、侵犯隱私等信息的網絡暴力行為,損害了他人名譽,擾亂了網絡秩序,甚至帶來當事人精神失常、自殺等嚴重后果,嚴重影響社會公眾安全感。”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岩坦鎮源頭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陳小靜代表建議,司法機關應在依法辦理涉網絡暴力相關案件的基礎上,做實訴源治理,深入分析滋生助推網絡暴力發生的根源,通過提出司法建議等方式,促進對網絡暴力的多元共治﹔重視普法宣傳教育,讓人們認識到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網絡暴力要承擔法律責任。

  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第一中學副校長賀穎春委員格外關注少年兒童健康成長話題。“人民法院落實家庭教育促進法,發出家庭教育令,對切實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起到了積極作用。”賀穎春委員說,通過司法裁判明確,對學校依規組織體育活動不施以苛責,有利於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社會在發展,司法須前行。人民法院明確戀愛、同居遭遇對方暴力,可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確立了婚前同居施暴須以家庭成員承擔刑事責任的司法規則。河南省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省法學會黨組書記袁永新代表說,司法機關應堅持能動司法、主動作為,適應社會變化,保障和增進民生福祉。

  “抓前端、治未病”,促推國家和社會治理

  推進“總對總”多元解紛,會同全國總工會、全國工商聯、金融監管總局等13家單位建立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機制﹔堅持辦案就是治理,通過審判明規則、促治理……人民法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抓實訴源治理,促推社會矛盾糾紛依法治理、源頭治理。

  一次走訪中,雲南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高巍代表來到了雲南省大理市人民法院喜洲法庭,在“金花調解室”中,高巍代表見証了調解員溫情化解一對老夫妻的家庭矛盾。“調解人員登門拜訪、法院工作人員釋法說理,讓法律更有溫度。”高巍代表說,人民法院深化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會同全國總工會等單位建立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機制,做實指導調解法定職責,努力把各類糾紛化解在成訟之前,努力做到矛盾糾紛“不出村”“不出鎮”。

  近年來,多地彩禮數額持續走高,形成攀比之風,甚至出現因彩禮返還問題引發的惡性刑事案件。寧夏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法學研究所所長李保平代表表示,最高法針對彩禮糾紛發布司法解釋和典型案例,明確裁判規則,強調禁止以彩禮為名索取財物的原則,並對彩禮的范圍、返還的條件、當事人的確定等予以規范,以進一步統一裁判標准,給予相關當事人行為指引,助力引導人民群眾更加理性地看待彩禮問題,讓彩禮回歸“禮”的本質。

  法不能向不法讓步。“近年來,多起正當防衛案件引發關注,人民法院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強化對刑法第二十條規定的正當防衛權的保護,使司法活動既遵從法律規定,又符合道德評價﹔既守護司法公正,又弘揚美德善行,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法律的溫度、司法的擔當。”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王光賢委員說,司法工作者應堅守法治精神,做見義勇為者的守護人,用一次次司法實踐激活正當防衛條款的准確適用,確保案件處理於法有據、於理應當、於情相容,符合人民群眾朴素的公平正義觀,實現政治效果、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統一。

  (本報記者張天培、亓玉昆、楊昊、金歆、李林蔚、楊文明、王錦濤參與採寫)

  

  深化法律監督  彰顯法治擔當

  本報記者  張  璁

  3月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代表委員表示,過去一年,檢察機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主動融入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法律監督職責,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自覺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為法治擔當,扎實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檢察實踐,各項檢察工作取得新進展。

  充分履職,維護穩定促進發展

  過去一年,檢察機關充分履行檢察職能維護穩定促進發展。2023年,全國檢察機關批准逮捕各類犯罪嫌疑人72.6萬人,提起公訴168.8萬人,同比分別上升47.1%和17.3%。

  “近年來,檢察機關適應犯罪結構的深刻變化,嚴格貫徹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推動認罪認罰從寬、刑事和解、刑事速裁等制度融通發力,著力構建中國特色輕罪治理體系,引導更多法治力量向犯罪預防前端發力。”民革遼寧省委會副主委賈海洋委員說,這體現了“治罪”與“治理”並重的刑事司法理念,既符合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基本特征,也實現了標本兼治的司法治理初衷,為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提供了治理方案。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檢察機關依法推進涉案企業合規改革,既防止‘辦了案子,垮了廠子’,又通過辦案促進企業乃至行業的規范發展。”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馬懷德委員說,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對經營主體既要講“嚴管”,也要講“厚愛”。檢察機關在履職辦案中應依法懲治和預防民營企業內部人員侵害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犯罪,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此外要嚴格遵循相關法律原則,依法慎重決定採取相關強制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不利影響。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奧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湯亮代表建議,檢察機關應當持續加大對關鍵核心技術、新興產業領域知識產權保護,依法嚴懲侵犯商業秘密犯罪,加大對涉企知識產權民事行政生效裁判和執行案件監督力度,切實保護民營企業率先創新的科技成果和知識產權,為民營企業培育以創新驅動為核心的競爭新優勢保駕護航。

  “歷史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檢察機關近年來著力加強歷史文化遺產司法保護,用法治守護中華文脈。”山西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楊景海代表說,文物和文化遺產不可再生,山西省文物和文化遺產資源豐富,檢察機關要依法能動履職,堅決扛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的法治責任。“我們要攥緊‘打’的拳頭,依法嚴厲懲治各類涉文物犯罪﹔織密‘護’的網絡,加強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力度﹔講好‘案’的故事,凝聚全社會共同保護的合力。”楊景海代表表示。

  檢察為民,確保檢察權為人民行使、讓人民滿意

  2023年,檢察機關依法嚴懲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假藥劣藥犯罪,起訴1.3萬人,守護群眾身邊安全﹔辦理無障礙環境建設領域公益訴訟1983件,依法保護特定群體合法權益……過去一年,檢察機關牢固樹立“如我在訴”的理念,確保檢察權為人民行使、讓人民滿意。

  山東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王效彤委員表示,檢察機關辦理的公益訴訟案件與國家利益或社會公共利益密切相關,順應了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也捍衛著社會的公平正義。“接下來,我們將深入推進‘檢護民生’專項行動,針對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用足用好磋商、訴前檢察建議、提起訴訟、支持起訴等方式,辦理一批有影響、有引領作用的公益訴訟案件。”王效彤委員說。

  重慶謝家灣學校黨委書記劉希婭代表說,作為一名基礎教育領域代表,多年來持續關注治理校園欺凌等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也切實感受到檢察機關在保護未成年人方面的付出和努力。劉希婭代表建議,檢察機關可依據相關法律法規,針對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行為進一步加強公益訴訟工作,加強與中小學的緊密聯系,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

  檢察機關推動網絡空間依法治理備受關注。四川凌峰航空液壓機械有限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劉忠代表說,過去一年,檢察機關依法懲治網絡犯罪,特別是針對網絡暴力、網絡謠言、電信詐騙等的治理取得顯著成效,人民群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劉忠代表建議,應進一步加大依法打擊和治理力度,保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用法治力量維護網絡清朗。

  “我一直關注婦女合法權益保護領域的工作。近年來,檢察機關積極預防和有效懲治家庭暴力犯罪,有力保護婦女權益。”安徽省蚌埠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107路(新時代文明實踐專線)駕駛員、省婦女聯合會副主席楊苗苗代表說,檢察機關要下好“繡花功夫”,加快推進家庭矛盾糾紛調解工作,建立以保護受害人為中心的跨機構合作機制,通過定期召開專題聯席會議、引入社會專業力量介入等方式,有效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

  強化監督,讓公平正義更好實現

  過去一年,檢察機關以檢察監督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實體上確保實現公平正義,在程序上讓公平正義更好更快實現,在效果上讓人民群眾可感受、能感受、感受到公平正義。

  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長高子程代表表示,檢察機關突出“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鞏固深化“四大檢察”法律監督基本格局,同時履職由淺入深、由案到治,向引導和疏導端訴源治理發力,切實維護執法司法公正公信,成效顯著。高子程代表建議,各級檢察機關應著力凸顯檢察監督的職能定位,優化檢察監督資源配置,能動履職、提質增效。“同時還應創新檢察監督理念,數字賦能檢察監督,開辟新的檢察監督路徑。”高子程代表說。

  報告中提到的“法不能向不法讓步”,讓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權益合伙人、中聯資產評估集團(甘肅)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萍委員深有感觸。“履職辦案中,檢察機關持續引領正當防衛理念,有利於塑造弘揚正氣的法治環境和價值導向。”張萍委員表示,一個案例勝過一沓文件,檢察機關要通過一個個實際案例對不法分子給予法律的震懾和約束,有效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促進法治社會建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報告提出,監督者更要接受監督,在人民監督下依法履職。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檢察院第二檢察部主任楊再滔代表深知“監督者更要接受監督”的重要意義。“我們從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普通群眾中聘請特邀監督員,邀請他們觀摩庭審、參加公開聽証,推動了檢務公開,確保檢察權始終在人民監督下公平、公正、公開運行。”楊再滔代表表示,要進一步架好特邀監督員這座檢民之間的“連心橋”,將群眾呼聲、群眾期待更好傳遞給檢察機關,助力檢察機關更好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本報記者吳丹、閆伊喬、李卓爾、李林蔚、劉新吾、李蕊、常欽、王永戰、王洲參與採寫)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09日 09 版)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