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糧食穩 產業興 鄉村美

成都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本報記者 宋豪新
2024年02月27日08:2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綠油油的小麥一望無際,農用無人機在麥田上空盤旋……孟春時節,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道明鎮協和社區,阡陌縱橫的農田裡到處是忙碌的身影﹔成都市簡陽市禾豐鎮連山村的千畝桃園,村民們正忙著給桃樹疏花、施肥,爭取讓今年的桃子品質更好。

  讓農業強起來、農村旺起來、農民富起來。近年來,成都將做好“三農”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切實把成都“大城市帶動大農村”特點轉化為發展優勢,從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糧倉”成都片區,做優做強特色產業等多個領域發力,奮力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

  “現在是小麥孕穗期,需要防治蚜虫、鏽病、赤霉病等,通過無人機噴洒農藥,既高效又精准。”崇州市協和社區農業職業經理人王仕欽一邊操作無人機,一邊向記者介紹高標准農田建設工作。

  建設高標准農田是實施“藏糧於地”戰略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成都按照能排能灌、旱澇保收、宜機作業、生態友好、穩產高產的標准持續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2023年,成都新建高標准農田33萬畝,累計建成高標准農田421.77萬畝,實施灌區現代化改造10萬畝,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產量231.9萬噸。

  “藏糧於地”穩產,“藏糧於技”增收。在離崇州市天府糧倉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僅僅十幾公裡的邛崍天府現代種業園,是成都藏糧於技的關鍵一環。作為中國首批5個國家級種業園之一、西南唯一的國家級農作物種業園區,天府現代種業園集科技研發、雙創孵化、博覽交易等功能於一體,搭建了“一庫一院五中心”重大種業研發平台。

  成都先后出台《成都市農業科技英才培育項目實施方案》《成都市深化農業職業經理人隊伍建設的十條措施》等政策,吸引越來越多農業職業經理人扎根鄉村發展。未來,成都還將著力培養一批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成都農匠”。

  “以前種地一年也就兩萬塊錢,現在村裡發展桃產業,除了承包土地的租金,每個月還在村集體裡務工,一年下來至少有7萬元。”正在桃園裡忙碌著的連山村村民王性奎笑著說。

  借助桃產業,連山村不斷打造消費新場景,推動“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圍繞賞花經濟,連山村修建了桃源步道,統一打造了陽光房、水美鄉村等消費場景,拓展‘產業+休閑娛樂觀光’模式。”禾豐鎮黨委副書記陳偉介紹,2023年,連山村實現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超過350萬元,帶動該村400余人就地就業,村民務工和土地流轉收入超過685萬元。

  2023年,成都農村集體資產總量已達361.76億元,集體土地1415.26萬畝,村集體經濟平均收入已增至246.07萬元。

  “沒想到能印出這麼好看的花紋。”龍年春節,位於成都市蒲江縣甘溪鎮的明月村成為游客打卡點。作為遠近聞名的文藝村,今年有不少游客在這裡體驗扎染、陶藝、水果採摘等,在自然山水間感受詩與遠方。

  近年來,成都還基於“大城市帶動大農村”的典型特征,遵循城鄉融合發展片區規劃理念,統籌推進以片區為單元編制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和村庄規劃,制定完善和美鄉村分類建設標准和星級培育體系,梯度培育一批省級精品村和美麗宜居村庄,連點成線打造和美鄉村建設示范帶,努力推動城鄉各展其長、鄉村各美其美。

  在油菜花田旁吃火鍋、在竹林菜地邊喝咖啡……一個又一個鄉村消費新場景接連涌現,有效促進都市農業與大美鄉村融合發展,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源頭活水。數據顯示,2023年成都休閑農業收入與接待人次達445.4億元、1.58億人次,分別同比增長15.75%、15.5%。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27日 14 版)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