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總網A區

總台戲曲春晚將四川歷史文化與戲曲藝術融合

巴風蜀韻盡顯川劇振興發展碩果

2024年02月12日09:45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巴風蜀韻盡顯川劇振興發展碩果

鑼鼓聲響,好戲登場!2月11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024年春節戲曲晚會如約而至。今年晚會在四川省德陽市完成前期錄制,這是戲曲春晚開辦34年來,第一次在中西部地區錄制。

晚會將四川悠久歷史文化與戲曲藝術融合,融入非遺項目、三星堆文化、三線建設、三國文化、古蜀文化等,既有充滿人間煙火氣的四川地域文化元素,也有取材於三星堆文化等古代文明瑰寶的戲曲樂舞。

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陳智林、劉露、肖德美、劉誼等四川戲曲名家齊聚舞台,梨園新秀、戲曲萌娃閃亮登場,四川籍歌手李斯丹妮跨界聯動,讓川腔川調縈繞舞台,盡顯川劇藝術獨特魅力和四川戲曲發展碩果。

11個板塊節目均有四川戲曲元素

此次晚會以11個各具創意的板塊節目為主體,每個節目中均有四川戲曲元素呈現,將戲曲藝術與文物活化、地域文化、民俗風情融合創新,展現了充滿人間煙火氣的巴蜀地域特色。

戲曲與四川歷史文化結合,戲腔演繹名人詩詞。在情景詩詞演繹《翰墨千秋》中,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李政成、陳智林、劉露、魏春榮登台,通過揚劇、川劇、京劇、昆曲等劇種,讓李白、蘇軾、薛濤、花蕊夫人隔空對話,以絢麗視覺展現戲曲中的詩詞雅韻。歷史畫卷活化《三國英雄傳》通過虛擬現實技術,讓蜀漢英雄群像從四川特色非遺綿竹年畫中走出,演繹川劇《三顧茅廬》、婺劇《長坂坡》、京劇《漢津口》等選段,為三國文化賦予全新的戲曲呈現方式。

戲曲與四川方言和曲藝藝術相融,跨界展現巴蜀煙火。在地域特色秀演《巴適得板》中,王祖藍和李斯丹妮的方言說唱,川劇小生小旦的表演,生動呈現了川劇身段身韻之美﹔四川清音、四川揚琴、金錢板等四川曲藝元素的融入,更是展現曲藝“以口語說唱故事”的藝術特點。在德陽的沉浸式拍攝中,火鍋店、懷舊廟會以及巴蜀賽博朋克風格的街道,展現了四川的安逸生活。

三星堆是四川文化的重要名片,晚會呈現了大量的三星堆元素。“怎樣將戲曲與三星堆文化融合?團隊前期到三星堆博物館採風,進行了大量調研。這次除了觀眾熟悉的黃金面具,還展現了很多新出土的文物。”總台戲曲春晚總導演董藝介紹,創意戲曲舞蹈《夢回三星堆》作為此次晚會的特色亮點節目,將戲曲與舞蹈融合,並結合三星堆文物元素和《山海經》神話,展現三星堆文化的瑰麗。

創意呈現四川文化

從三國文化到古蜀文化,晚會處處蘊藏巧思,傳遞出四川豐富多元的傳統文化。

遠遠望去,表演區圓形花瓣狀舞台清新靚麗,巧妙融入芙蓉花元素,寓意戲曲藝術百花齊放。舞台生動還原古戲樓造型,5個戲樓的設計參考了四川傳統民居的屋檐、廊橋等造型特點,融匯大量從古蜀文化中提取的靈感元素。俯瞰晚會錄制現場,舞台和觀眾區域的造型根據三星堆圖案演變設計。

石刻公園、孝泉武聖宮古戲台、德陽華誼兄弟星劇場等文化地標,以及德陽本地茶館、面館等網紅打卡地也在節目中出現。錄制現場,中江八寶油糕、什邡師古牛肉月餅、德陽潮扇等特色產品琳琅滿目。

“多彩文明綿延不絕,寓意古老文明生生不息。”董藝說,節目組的巧妙設計,潤物細無聲地體現四川多元文化,讓大家不經意間發現戲曲就在身邊,也讓歷史文化在充滿時尚感的舞台上鮮活起來。

“這次晚會非常有地方特色。”作為圓桌嘉賓參與晚會的昆曲名家林媚媚表示,此次來到四川德陽,感到當地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晚會深挖包括戲曲在內的地方傳統文化內涵,必能進一步激發四川文化發展活力。

川內群星閃耀舞台

晚會落地德陽,川內名家名角在“主場”閃耀出彩。

台上,19人擔綱主要演員、326名演職人員參演,匯聚川劇藝術精品,展現四川戲曲百花齊放新風貌。台下,圓桌嘉賓匯聚眾多四川戲曲曲藝名家,陳智林、陳巧茹、崔光麗、沈伐等用四川特有的戲曲腔韻和川音川調向全國觀眾送上新春祝福。

《巴適得板》通過“流行+戲曲”的方式跨界“出圈”。肖德美、劉誼在節目中帶來川劇小生和小旦的表演,精致扮相兼具古典氣息和現代之美。

“戲曲發展要堅持‘兩條腿走路’,既要立足傳統,又要堅持創新。”在肖德美看來,如今,川劇正不斷“破圈”,吸引眾多年輕群體,煥發新時代的青春活力。

在《三國英雄傳》中,來自四川省川劇院的雷雲、李忠和楊洪,生動演繹了三國人物“劉關張”。“希望通過這次晚會,讓越來越多的年輕觀眾發現川劇藝術之美。”李忠說。

《翰墨千秋》氣勢恢宏,四川省川劇院院長陳智林化身蘇東坡,以川劇詩意演繹蘇軾風採。“蘇東坡是四川歷史文化的代表人物,希望通過川劇讓觀眾感受到傳統文化和戲曲藝術的魅力。”陳智林說。

“近年來,川劇創新發展碩果累累,取得不俗的成績。”在陳智林看來,去年,四川省首屆川劇匯演精品薈萃、群星璀璨,作為全國規模最大、名角最多的川劇展演活動,讓川劇綻放出新時代光彩。此次總台戲曲春晚落地四川,也必將推動川劇文化傳播形成強大聲勢,進一步推進川劇振興發展。(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薛維睿)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