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成德眉資協同開展生態治理共筑綠水藍天

走航監測 精准鎖定污染位置和時間

2023年12月10日08:05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走航監測 精准鎖定污染位置和時間

  治理后的龍井堰

  “今年12月底,龍井堰治理工程就能完成。”12月9日,記者從德陽市生態環境局獲悉,北河支流龍井堰廣漢段治理工程迎來了收尾階段,將有效改善流入金堂縣境內的水質情況。

  該工程地處廣漢市-金堂縣交界處上游,這裡的水經當地鴨子河流入成都金堂縣北河,再匯入沱江。龍井堰治理是成都都市圈開展生態環境治理的縮影。今年以來,成德眉資4市以推進區域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強化與周邊互動、極核帶動、干支聯動,深入開展生態環境聯防聯控聯治區域合作。

  開展小流域治理 維護沱江上游水環境

  清澈的水下鋪著卵石、碎石、米石和粗砂,旁邊種著菖蒲、梭魚草、美人蕉、再力花、香蒲和黃花鳶,這裡是打造的龍井堰潛流人工濕地區。

  “以前,農村生活污水、農田尾水、養殖(養魚)尾水等排入到龍井堰,到了夏天,味道特別大。”廣漢市三水鎮友誼村村民老李說。

  一條堰,不僅成為了當地村民的煩惱,也影響了下游生態環境。地處沱江上游的德陽,是成都都市圈生態涵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關系到沱江流域乃至長江流域生態安全,維護沱江上游水環境責任重大。

  “通過小流域綜合治理,讓沱江上游流域水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德陽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在與成都跨界的中江清溪河和龍井堰分別投入906萬元、2600萬元開展生態環境治理,使跨界斷面水質穩定在Ⅲ類。未來,還將在沱江流域德陽段上游布設8個水質監控微站,方便隨時監測水質情況。

  地處沱江流域的老鷹水庫的保護也迎來新進展。今年,成都資陽兩市多次召開關於“老鷹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生態補償”討論會議,已在補償范圍、實施年限、保護工作補償經費佔比及資金用途等方面達成一定共識。

  同時,成都市簡陽市聯合資陽市進一步優化調整保護區范圍,校核洪水位395.56米以下至正常水位線的區域確定為消落區,並開展聯合執法檢查、發放宣傳資料、壩壩會、廣播、移動音響、宣傳車等多種方式,不斷增強干部群眾環保意識。

  開展走航監測 都市圈協同治理大氣污染

  實現成德眉資4市大氣聯防聯控聯治是改善成都都市圈空氣質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在成都北部片區,成都市青白江、新都、彭州和德陽市廣漢、高新區、什邡組建成都北部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技術支持中心,協同開展北部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聯防聯控試點工作。

  “我們與成都共享顆粒物激光掃描雷達等治氣設備與專業技術團隊,2023年以來多次開展積塵走航、VOC走航,大幅提升跨區域大氣污染防治科學性和精准性。”德陽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說。

  走航監測被廣泛運用於成都都市圈。今年,成德眉資4市同步開展大氣揮發性有機物(VOCs)走航監測,對各市所有區(市、縣)的重點工業園區、衛星遙感高值區、主要交通干道、餐飲聚集區、露天燒烤、汽修噴涂場所等開展全面排查。每日根據走航結果繪制走航區域污染地圖,梳理出轄區內揮發性有機物(VOCs)高值區及疑似污染源,並形成每日走航分析簡報。

  “通過4市聯合開展空氣污染物走航監測,利用高精度衛星地圖,准確鎖定空氣污染位置、強度和時間,向環境執法人員移交疑似高值區或污染源情況,為環境執法人員及時進行處置提供了可靠依據和數據支撐。”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旦發現有異常情況,執法人員立即向區(市)縣、鄉鎮、企業和有關單位發出預警,採取針對性措施,使污染物濃度下降,確保區域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周鴻 德陽市生態環境局供圖)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